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2日讯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长江日报记者前往百威(武汉)啤酒有限公司(简称“百威武汉工厂”),亲口品尝“碳中和”啤酒是什么滋味,了解啤酒企业如何在生产环节做到“碳中和”。
(资料图片)
发酵出来的二氧化碳
又被灌回啤酒中
记者发现,整个生产区几乎没有灯光,设备运行的声音几乎听不见,也看不到什么人。只有进入监控室,才看到有少量的工作人员在操控台前“一键操作”,完成投料、糖化等一系列工艺。
监控室,工作人员在操控台前“一键操作”。记者金文兵 摄
走到一个巨大的不锈钢罐前,百威武汉工厂BOF高级经理余红兵介绍,啤酒的生产,大体包括糖化、发酵、灌装等流程。
在制备麦芽汁(糖化)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蒸汽,这些用过的蒸汽如果直排到大气中,会造成很大的热能流失;而工厂的其他清洗、杀菌、采暖等环节又需要大量热能。于是,厂里建起热能回收中心,将生产工艺余热及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后进行二次分配和分级应用,有效降低了工厂蒸汽使用量;同时,节煤2582吨/年,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136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约52吨。
同样的,发酵环节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过去的生产工艺是将这些二氧化碳直接排入大气中。但到了啤酒灌装环节,又需要购买人工制备的二氧化碳,添加到啤酒中。这无形中既增加了成本,又增加了碳排放量。
“现在,我们把发酵流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通过提纯,使二氧化碳达到食品级标准,然后把气体进行液化,在灌装环节又添加到啤酒里。”余红兵说,如果按百威武汉工厂一年酿酒约80万吨来计算,仅此一项,每年即可回收二氧化碳1万吨。
余红兵介绍,百威武汉啤酒工厂从解决“悖论”、“打捞”余量着手,通过对各个生产环节的“碳排放”进行收集、处理、二次利用,从而达到100%“碳中和”目标。
费钱费力的污水处理
还能赚钱赢利
啤酒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污水。于是,工厂自建污水处理厂并不断升级水处理技术,将产生的“中水”回用在企业的消防、保洁、绿化、洗车、冲洗厕所和喷泉上,还有一部分外送到邻近的工业园和居民区,用于景观喷泉、绿化灌溉、社区卫生等,从而节约了大量水资源。
武汉工厂动力资源经理秦贤介绍,为了更高效地用好水资源,工厂把“中水”进行再处理,用在车间需要冷却的设备系统和部位,并进一步延伸到一些冲洗环节。
在生产“中水”过程中,因为采取了厌氧反应流程,产生了大量沼气。工厂通过建立和升级沼气回收系统,将沼气产气率从70%提升至90%以上;这些沼气送进沼气锅炉燃烧产生蒸汽,回用于工厂的生产环节,大幅降低了外部天然气的使用比例。
2020年,武汉工厂共燃烧了83.9万立方的沼气,产生蒸汽约6969吨蒸汽/年,相当于每年减少2064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这样一算明细账,这个原本很费钱的污水处理厂,反而做成了一个可以盈利的热能供给工厂。
“碳中和”啤酒
香型和品质没有改变
“碳中和”啤酒只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碳中和”努力,味道并没有变化。记者金文兵 摄
通过对各个环节采用各种“碳中和”技术,今年3月,百威武汉工厂被“TÜV南德”授予“碳中和达成证书”,成为百威全球首家碳中和工厂。
随后,武汉工厂生产的首批“碳中和”啤酒亮相。百威华中区企业事务总监余逊龙介绍,百威的“碳中和”探索,主要是向内挖潜,没有带来更多的成本压力,也不会因为达成“碳中和”目标而将成本传导给消费者。
在生产车间,记者品尝了几种罐装“碳中和”啤酒,发现酒花丰富,气泡均匀,轻轻摇晃后,浓烈的啤酒麦香中,会逸出一丝花果清香。轻抿一口,与口腔中的唾液交融后,先是麦香,然后是微涩伴着淡淡的甜香……
通过品尝,记者才知道:“碳中和”啤酒反映的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碳中和”努力,它并不是要改变啤酒本身的味道。
当然,这样的“碳中和”啤酒是什么滋味,你最好亲口尝尝。
(长江日报记者金文兵 通讯员秦贤 黄大海)
【编辑:赵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