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纳溪总工会:助推“县级工会加强年”工作走深走实

中国新闻网   2023-07-08 09:20:36

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7日电 (龙婧 何娟 王颜龙)为进一步深化工会改革创新,近年来,泸州市纳溪区总工会着力在工会服务队伍、阵地和联动上下足功夫,多措并举有力地提升了工会服务能力水平。纳溪区总工会围绕“四个类型”和“五个目标”总体要求,立足实际,谋划落实“三个三”工作举措,弘扬“劳动、劳模、工匠”三种精神,推动“人力、物力、财力”三“力”下沉,促进“队伍、阵地、服务”三项提升,不断助推“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走深走实。

纳溪区总工会“夏送清凉 关怀一线”走进环卫工人。纳溪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弘扬“劳动、劳模、工匠”三种精神


(相关资料图)

纳溪区总工会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加强基层工会思想政治建设有机结合,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广泛组织职工开展以“中国梦·劳动美”“强国复兴有我”“劳动创造幸福”“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酒城讲坛·云溪大讲堂”等主题宣传教育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车间等活动20余场,覆盖职工5000余人。同时组织开展“劳模工匠创新创效故事”分享、“劳模工匠风采展”宣传、拍摄“云溪儿女风采”宣传片等活动,发挥劳模工匠榜样作用,积极展示劳动风采。深入推进基层工会“职工书屋”常态化开展“阅读经典好书争当时代工匠”“书香云溪全民阅读”“阅读新时代逐梦新征程”等主题学习交流活动。不断加强示范引领,坚持把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内容阐释好、传承好、发扬好,用职工身边鲜活的人物事迹,影响、激励、引领职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有情感和温度,带动全区广大职工结合实际悟精神、践行动,有力提振职工的精气神,凝聚团结奋斗的力量。

推动“人力、物力、财力”三“力”下沉

纳溪区总工会根据辖区新就业形态职工就业灵活、人员分散、无固定场地、流动性大等实际,组织工会干部开展重点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摸清基本情况,主动深入基层、走进企业开展“一站式”建会。按照“企业建会、行业覆盖、区域兜底”建会原则,持续推动新就业形态群体建会入会工作,将40余个新就业形态基层工会、4100余名会员分类加入10个工会联合会,支持会员跨区域流动不改变会员关系。截至目前,全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率达93.3%。采取“党建引领、行业主导、龙头带动”方式,突破管理主体和地域限制,指导组建了茶产业、生态农业、酒类行业、网络营销行业等工会联合会15个,发展会员5000余人。选派10名工会干部担任工会联合会主席,组织4名工会干部开展进园区、进企业蹲点活动,为基层工会提供直接帮助。采取申请上级项目资金、本级工会补助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150万余元,建设“职工之家”和“劳动者户外服务站点”,不断拓展其服务功能,满足职工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目前已全面打造完成7个示范性“职工之家”,20个“劳动者户外服务站点”。

促进“队伍、阵地、服务”三项提升

纳溪区总工会队伍专业化。深入实施“培养政治、专业、创新三项素质,提升工作、调研、落实三项本领,实施教育、关爱、人才三项工程”的高素质专业化工会干部队伍建设行动,依托组织职工广泛开展“技能竞赛+职业培训+创新服务”的系统专业培训。

不断激励职工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掌握新技能,全面推进职工创新创造和岗位技能提升,拓宽职工成才通道和发展空间。持续推进企业“五一劳动奖章”“工人先锋号”“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工作,培养和挖掘更多、更高层次的劳模和技术人才。先后在全区各系统推选“酒城工匠”6人、市级“五一劳动奖章”3人、蝴蝶画非遗传承人王世宏获评“四川工匠”,网络营销行业工会联合会会员吴秋月获评“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

不断完善服务阵地体系。推动职工服务阵地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摸清全区职工服务阵地建设情况,以竭诚服务职工为宗旨,推进全区“会、站、家”规范化、标准化、一体化阵地建设,实现“服务有方向、阵地带活动、工建促发展”的工作目标。先后评选出省级“模范职工之家”“模范职工小家”7个、市级“模范职工之家”“模范职工小家”43个、区级“模范职工之家”“模范职工小家”90个;打造国家级“职工书屋示范点”3个、省级1个、市级28个;新建“新就业形态职工服务中心”1个、“云溪网络新家”1个,“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20个。纳溪区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阵地获“四川省基层工会职工之家阵地建设项目”称号,纳溪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中心获“四川省最美户外劳动者站点”称号。

依托工会活动品牌,做强做响“五一职工篮球赛”“七夕爱在云溪缘来有你”“五一劳动者赞歌传唱”“云溪儿女风采”宣传拍摄等丰富多彩的品牌活动展示职工风采,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从运动健康、职工交友、模范引领等多方面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因地制宜开展好各类普惠活动和关爱行动,做强“四季送”品牌,走访慰问各级劳模,惠及全区上万名职工群众。让职工真切感受到“娘家人”的关心关爱。(完)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