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辨证:腑病辨证

哔哩哔哩   2023-07-08 06:13:35

脏腑学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六腑的生理功能、主要病理、主要病因和主要症状,这里我们不在重复,还没有掌握的同学可以找到前面的视频进行学习。


(资料图)

那么六腑辨证就是根据,六腑的生理功能、主要病理、主要病因和主要症状,从而对疾病证候进行归纳,借以推究病机,从而判断病变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情况的一种辨证方法,是临床各科的诊断基础,是辨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前面已经学习过八纲辨证的虚实辨证, 虚实是辨别疾病正邪盛衰的一对纲领。虚指的是正气亏虚,邪气不明显;实指的是邪气充盛,正气不虚。虚实辨证是通过判断病证属虚属实来鉴别病情变化的辨证方法。六腑疾病的病理性质主要有虚证、实证两方面。

胃气虚证

是指由于胃气不足,或因饮食不节或年老体弱,久病耗伤胃气,导致胃受纳、腐熟及运化功能失司所表现的症候。

常见症状

胃脘隐痛,腹胀纳呆,食后腹胀,呕恶嗳气等证候。

病因病机

胃痛或腹痛隐隐、喜暖喜按、空腹时痛甚、进食后痛减,泛吐清水,纳食不香,精神不振,倦怠乏力,手足发冷,大便溏稀,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胃脘隐痛或痞胀、按之觉舒,食欲不振,或得食痛缓,食后胀甚,嗳气,口淡不渴,面色萎黄,气短懒言,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在临床上,很少单独出现胃气虚,一般合并脾气虚而引起一系列症。

辨证要点

胃脘痞满、隐痛喜按,食少与气虚症并见。

胃阳虚证

指阳气不足,胃失温煦,以胃脘冷痛、喜温喜按、畏冷肢凉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常见症状

胃脘冷痛,绵绵不已,时发时止,喜温喜按,食后缓解,泛吐清水或夹有不消化食物,食少脘痞,口淡不渴,倦怠乏力,畏寒肢冷,舌淡胖嫩,脉沉迟无力。

病因病机

胃阳不足,虚寒内生,寒凝气机,故胃脘冷痛;性属虚寒,故其痛绵绵不已,时作时止,喜温喜按,食后、按压、得温均可使病情缓解;受纳腐熟功能减退,水谷不化,胃气上逆,则食少,呕吐清水或夹不消化食物;阳虚气弱,全身失于温养,功能减退,则畏寒肢冷,体倦乏力;阳虚内寒,津液未伤,则口淡不渴;舌淡胖嫩,脉沉迟无力,为虚寒之象。

辨证要点

胃脘冷痛、喜温喜按与阳虚症并见。

胃阴虚证

是指胃阴不足,胃失濡润,以胃脘嘈杂,饥不欲食及阴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常见症状

胃脘嘈杂,隐隐作痛,饥不欲食,干呕呃逆,口燥咽干,大便闭结,小便短少,舌红少苔,脉细数。

病因病机

胃阴不足,虚热内生,故见胃脘嘈杂,隐隐作痛;阴液不足,胃失濡润,则见饥不欲食;胃气失降,则干呕呃逆;胃阴亏虚,机体失润,则见口燥咽干,大便闭结,小便短少,舌红少苔,脉细数。

辨证要点

胃脘嘈杂、灼痛、饥不欲食与阴虚内热症并见。

胃火炽盛证

是指胃中火热炽盛,胃失和降所表现的证候。

常见症状

胃脘灼痛,拒按,吞酸嘈杂,食入即吐,口臭,渴喜冷饮,便秘尿黄,或消谷善饥,或牙龈肿痛溃烂,齿衄,舌红苔黄,脉滑数。

病因病机

胃热炽盛,胃腑络脉气血壅滞,故胃脘灼痛,拒按。肝经郁火,横逆脾土或挟胃气上逆,则吞酸嘈杂、呕吐,或食入即吐。胃中郁热,浊气上逆则口臭;热伤津液,故渴喜冷饮,肠道失润则便秘,小便化源不足则尿短黄。胃火炽盛,机能亢进,故消谷善饥。胃络于龈,胃火循经上熏,气血壅滞,故牙龈肿痛溃烂;热伤血络,迫血妄行,故齿衄。舌红苔黄,脉滑数,为胃热炽盛之象。

辨证要点

胃脘灼痛,消谷善饥,与火热症并见。

寒饮停胃证

是指寒饮停积于胃,胃失和降,以脘腹痞胀、胃中有振水声、呕吐清水为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常见症状

脘腹胀满,喜温喜按,胃肠水声辘辘,呕吐清涎,纳呆,口淡不渴,头目眩晕,舌淡、苔白滑,脉沉滑。

病因病机

胃气虚寒,不能温化精微,致水液内停而为水饮。饮邪停滞胃脘,凝滞气机,故脘腹胀满,喜温喜按,纳呆;饮停于胃,振之可闻脘部水声辘辘,若随胃气上逆,则呕吐清涎;饮邪内阻,清阳不升,则头目眩晕;口淡不渴,舌淡、苔白滑,脉沉滑,为水饮内停之征。

辨证耍点

脘腹胀满,胃肠有振水声,呕吐清水与饮邪内阻症并见。

寒滞胃肠证

是指寒邪犯胃,胃失和降所表现的证候。

常见症状

胃脘冷痛,甚则剧痛,得温痛减,遇寒加剧;恶心呕吐,吐后痛缓;口淡不渴或口泛清水,形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迟或弦。

病因病机

寒邪犯胃,气机郁滞,胃失和降,故胃脘冷痛,甚则剧痛;寒为阴邪,得温则散,遇寒则凝,故得温痛减,遇寒加剧;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吐后寒湿可去,气机暂通,故吐后痛缓;寒邪不耗津,故口淡不渴或口泛清水;寒邪伤阳,机体失阳气温养,则形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迟或弦,为阴寒内盛之象。

辨证要点

胃脘腹部冷痛,痛势急剧与实寒症并见。

食滞胃脘证

是饮食停滞胃脘,致受纳腐熟功能失调所表现的证候。

常见症状

脘腹胀满,疼痛,吞酸嗳腐或呕吐酸腐食物,吐后痛减;或肠鸣、腹痛、泄泻,泻下物酸腐臭秽;舌苔厚腻,脉滑。

病因病机

胃主受纳腐熟,以降为顺。食积胃脘,气机不畅,则脘腹胀满,疼痛;宿食内停,胃失和降,胃气挟食积浊气上逆,则吞酸嗳腐或呕吐酸腐食物,吐后胃气暂得通畅,故吐后痛减;若食积下移肠道,肠内则腐气充斥,气机不畅,可见肠鸣、腹痛、泄泻,泻下物酸腐臭秽。胃中浊气上泛,则舌苔厚腻,脉滑,上述两症状为食滞之象。

辨证要点

胃脘腹部痞胀疼痛与嗳腐吞酸,与呕吐、泄泻酸腐食物并见。

胃脘气滞证

是多种邪气侵扰,致胃脘气机阻滞所表现的证候。

常见症状

脘腹胀痛、窜痛,嗳气,肠鸣矢气则痛减,痛而欲吐或欲泻,泻后不爽;或便秘,苔厚,脉弦。

病因病机

胃脘气机阻滞不通,故脘腹痞胀、疼痛走窜不定,肠鸣矢气之后胃气暂得通畅,故胀痛得减;气机紊乱,升降失常,胃气上逆则嗳气欲吐,下迫则欲泻不爽;若胃肠之气不降,则便秘;苔厚,脉弦,为浊气内停,气机阻滞之象。

辨证要点

脘腹胀痛走窜、与嗳气、肠鸣、矢气并见。

虫积肠道证

是指蛔虫等积滞肠道而表现的证候。

常见症状

脐腹部疼痛,轻重不一,乍作乍止;或不思食,或嗜异食;大便不调,或泄泻,或便秘,或便下蛔虫;面色多黄滞,可见面部白斑,白睛蓝斑,唇内粟状白点。甚者,腹部可扪及条索状物,时聚时散,形体消瘦,肚腹胀大,青筋显露。舌苔多见花剥或腻,舌尖红赤,脉弦滑。

病因病机

蛔虫寄踞肠内,频频扰动,致肠腑不宁,气机不利。小肠盘复于腹内中部,故腹痛多发生在脐周,虫静则疼痛缓解。蛔虫扰动胃腑,胃气上逆,见呕恶、流涎;蛔虫上逆,形成吐蛔。虫踞肠腑,劫取水谷精微,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胃滞不化,见食欲异常,饮食不为肌肤。重者面黄肌瘦、精神疲乏,甚至肚腹胀大、四肢瘦弱,形成蛔疳。虫聚肠内,脾胃失和,内生湿热,熏蒸于上,可见鼻痒、面部白斑、白睛蓝斑等症。

辨证要点

腹痛时作,面黄体瘦与虫症并见。

肠热腑实证

是指邪热入里,与肠中糟粕相搏,致燥屎内结所表现的证候。

常见症状

日晡潮热,手足汗出,脐腹胀满疼痛,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或腹中频转矢气;或见神昏谵语,狂乱,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焦或起芒刺,甚则焦黑燥裂,脉沉迟而实或滑数。

病因病机

大肠属阳明经,阳明经气旺于日晡,而四肢禀气于阳明,热腾于中,蒸津外出,故日晡潮热、手足汗出;邪热与糟粕互结肠道,形成燥屎,腑气不通,故脐腹胀满疼痛,大便秘结或燥屎内结,迫肠中津液从旁而下,则为热结旁流;或燥屎内结,气从下失,则腹中频转矢气;邪热蒸腾,上灼心神,则神昏谵语,狂乱,不得眠;热结津亏,故舌苔黄厚干焦或起芒刺,甚则焦黑燥裂;燥热内结,邪气迫急,脉见滑数。

辨证要点

腹满硬痛,据按,大便秘结,与里热症并见。

肠燥津亏证

是指大肠阴津亏虚,肠失濡润,以便秘为主所表现的证候。

常见症状

大便干燥秘结难解,甚者数日一行,口燥咽干;或伴头晕、口臭、嗳气、腹胀;舌红少津、苔黄燥,脉细涩。

肠燥津亏证是指大肠阴津亏虚,肠失濡润,以便秘为主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病机

肠道阴液不足,失于濡润,传导失司,故大便干燥秘结难解,甚者数日一行;津液亏虚,不能上承,则口燥咽干;大便日久不解,腑气不通,秽浊之气不得下泄而上逆,故头晕、口臭、嗳气、腹胀;阴液不足,燥热内生,故舌红少津、苔黄燥,津亏脉道失养,血行涩滞,则脉细涩。

辨证要点

便秘干燥,排便困难,与津亏亏虚症并见。

大肠湿热证

是指湿热蕴结大肠,致大肠传导功能失职所表现的证候。

常见症状

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泻,色黄臭秽,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发热烦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病因病机

湿热之邪侵犯大肠,壅阻气机,故腹痛;湿热熏灼肠道,脉络受损,肉腐血败,则下痢脓血;湿热下迫直肠,气机壅滞不畅,大肠传导失司,则见里急后重;湿热秽浊下注,则暴注下泻,色黄臭秽,肛门灼热;湿热内盛,耗伤津液,则发热烦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内盛之象。

辨证要点

腹痛下痢,泄泻,大便黄稠臭秽与湿热症并见。

膀胱湿热证

是指湿热蕴结膀胱,膀胱气化不利所表现的证候。

常见症状

尿频尿急,尿道灼痛,小腹胀痛,小便短赤或浑浊,或尿血,或尿中见砂石,或伴有发热、腰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病因病机

湿热内侵膀胱,气化不利,故小腹胀痛;湿热下迫尿道,则尿频尿急、尿道灼痛、尿色黄赤或浑浊;湿热内蕴,津液被灼,故小便短少;若湿热灼伤血络,则为尿血;湿热久郁,煎熬尿中杂质成砂石,则尿中可见砂石;湿热郁蒸则发热,波及肾脏可见腰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内蕴之征。

辨证要点

尿频,尿急,尿痛,与湿热症并见。

胆郁痰扰证

是指胆失疏泄,痰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

常见症状

惊悸不寐,烦躁不宁,口苦呕恶,胸闷胁胀,头晕目眩,耳鸣,舌苔黄腻,脉弦或滑。

病因病机

胆失疏泄,气机郁滞,生痰化火,痰热内扰,胆气不宁,故见惊悸失眠、烦躁不安;热蒸胆气上溢,则口苦;胆热犯胃,胃气上逆,所以泛恶呕吐;胆气郁结,可见胸闷胁胀;痰热循经上扰,则为头晕目眩、耳鸣。舌苔黄腻,脉象弦或滑,为痰热内蕴之象。

辨证要点

胆怯、惊悸,烦躁、失眠、眩晕,呕恶与痰浊或痰热症并见。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