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息:青报调查|提质增效,青岛孵化器让“标杆”立起来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2023-04-12 07:27:00

从曾经追求“规模化”到如今孵化服务与投资支持“双管齐下”,让高质量发展的孵化载体成为高科技产业的重要产出地——

提质增效,青岛孵化器让“标杆”立起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发布了2022年度拟备案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根据名单,青岛将新增2家国家级孵化器,分别为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企业孵化器、青岛生物科技创新园孵化器。

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

来自市科技局的统计显示,此前全市已有孵化载体240家,其中,有21家国家级孵化器、68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这些高质量发展的孵化载体已经成为青岛高科技产业的重要产出地。截至去年底,全市载体内累计在孵科技企业超1300家;2016年至2022年期间,全市孵化载体累计培育了1663家高企。

大约十年前,青岛曾在全国率先发文支持孵化载体规模化发展。当时,“规模化”主要是指物理空间的面积。目前,全市已认定孵化机构总面积约为190万平方米。随着时间的推移,孵化载体的服务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物理空间不再是其追求的重点,生态空间茁壮成长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选择。

市工研院的科技金融服务、天安数码城的离岸孵化器建设、康复产业孵化器覆盖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资源供给能力、创联工场推出的联合办公模式……现在,一个又一个“标杆式”的头部孵化器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脱颖而出,以更加丰富的活动形式、更加细致的创业服务,加速孵化高新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全市孵化载体进入提质增效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创新发展与产业政策解读”康复医疗企业专题沙龙活动在康复产业孵化器举办。

大浪淘沙,孵化载体行业经历“洗牌”

孵化器,原意是指人工孵化禽蛋的设备。顾名思义,科技企业孵化器就是指为科技企业发展提供助力的“加速器”和“助产师”。著名的企业孵化器专家鲁斯坦·拉卡卡曾这样定义:孵化器本身是一个系统,是专门为扶持新创的科技型企业而设计和运作的体系。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中国的第一家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诞生于1987年。但在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开始奔涌以后,孵化载体才真正进入雨后春笋般的生长期。彼时,全国都在加码打造孵化载体以推动创新创业繁荣发展,一时间,全国各地孵化载体可谓“遍地开花”。据《创业报》的统计显示,2018年前后,中国孵化载体的数量已经成为“世界之最”。

但“遍地开花”有时候并不等同于繁荣发展。现在回头看,在那段几乎“天天有新增,到处是载体”的时期,不少地方的孵化载体建设也因为找不准发展路径而产生过乱象。例如,不少孵化器一度沦为物业公司和“二房东”。公开报道显示,某市有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园区房子还没完全建好就已经全部出租了,并且该孵化器对入驻企业是否为初创型科技企业并不认真审核,商贸流通领域、生产性、服务性企业通通“来者不拒”;某地的孵化器为了增加税源,让不少已经成熟的“老母鸡”科技企业继续在园区“占着窝”,忽视了培育创业创新小企业的本职工作,与物业公司无异。同时,不少公司打着科技企业的名号入驻孵化载体,享受入驻初期免房租以及水电费、物业费等优惠政策,待优惠期满后再换到其他孵化载体,继续“蹭”免费的办公场地。

作为国内较早尝试建设孵化载体的城市之一,青岛曾率先出台过一系列政策,对市级、国家级孵化载体等给予资金补贴等支持。但采访中,一位青岛资深孵化器从业专家告诉记者,在当时,青岛的孵化载体建设追求面积规模,整体孵化载体服务质量却并不高。

一方面,有些孵化载体是“跟风”建设,没有专业的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也没有公共研发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撑,创新资源集聚度不够;另一方面,不少载体重招商、轻服务,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对入驻企业提供的软服务水平不高,更有甚者认为“把项目招来就行,后续发展听天由命”,孵化载体和在孵企业之间联系松散。

这位专家表示,上述原因导致了当时青岛孵化载体行业发展不健康,加上载体发展依赖财政补贴,“自我造血”能力不足,因而无法形成正向循环,自然不具备长期发展的动力。

随着行业进步,青岛及时调整思路,孵化载体的建设进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大浪淘沙”后,没有持续发展能力的载体陆续被淘汰。如今,青岛孵化载体的建设逐步“回归理性”,比起孵化面积,企业更加重视服务质量,载体更加注重持续孵化的能力,专业化的标杆孵化器成为发展主流。

回归发展“本源”,不再强调建设面积的青岛所拥有的国家级孵化载体占总量的比重超三分之一,折射出孵化载体高质量发展的“气质”。

重要的不再是孵化面积,而是服务质量

孵化载体发展质量不在于面积有多大,而在于服务质量有多高。服务质量最直观的体现,就在于其培育企业的“成长性”。

记者联系青岛鹏锋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鹏锋诚”)总经理张兰娜的时候,她正准备出差。最近,她的行程安排更忙碌了。鹏锋诚企业将人工智能与医疗产业融合,自主研发了一套针对幼儿群体的视力检测仪,目前正处于市场拓展的关键期。市场拓展需要资金支持,幸运的是,鹏锋诚最近备受资本市场的青睐——去年底刚获得由国际知名风投DFJ领投、青岛市创新投资有限公司跟投的千万级融资,开春又拿到了来自“康复贷”的100万元贷款。

鹏锋诚能在资本市场“如鱼得水”,不得不提及其所在的康复产业孵化器。为了让在孵企业得到资本助力,该孵化器会定期举办“牵线”活动,邀请优质企业和投资人、银行专家面对面沟通。“我们有个微信群,群里有在孵企业的负责人和园区的工作人员,成员已经有432个人了。”张兰娜拿起手机向记者展示,“这次与投资人面对面接触,就是我在群里看到通知后报名参加的。”令张兰娜惊喜的是,对接会之后不到两个月,企业就在无抵押物的情况下以极低的利率拿到了银行贷款。

创联工场自带年轻、时尚的办公“气质”。

如果说,发展初期孵化载体的服务模式更偏向于一个提供办公场所的“二房东”,那现在孵化载体已然进化到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的阶段。走进创联工场,记者感受到更加年轻、时尚的“气质”:明亮的落地窗直接面向大海,郁郁葱葱的绿植满目皆是,年轻人端着咖啡在沙发上畅谈工作,公共区域里还有一应俱全的健身设备。联合办公弱化了同一载体内不同企业之间的物理壁垒,通过共用接待区、会议室等场地,打造自由、共享的办公氛围。站在创联工场的办公场所内,记者最大的感受就是“通透”。在这里,墙壁的存在感被大大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开放型办公室,入驻企业之间不仅是“邻居”,更是朋友,可以进一步合作共赢。

创联工场创始人冯希祥告诉记者,作为国内联合办公模式的发起者,创联工场调研了“90后”“00后”等年轻创业群体的需求,并据此打造了摩登、轻奢的办公风格,提升了年轻创业者的工作舒适度。创联工场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打造了视频会议室、沙龙路演区,还能为入驻企业提供高效的智慧办公解决方案。目前,创联工场打造了包括资源引流、业务助推、融资对接、管制支持在内的“四轮驱动”企业服务体系,正在向全国输出联合办公的“青岛模式”。目前,创联工场的“触角”已经延伸至济南、武汉、无锡、杭州等多个城市,打造了50余家孵化载体,累计服务企业超过1.5万家。

环境优美的青岛天安数码城。

孵化载体和入驻企业之间是“双向选择”的关系。对青岛既然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马越来说,选择青岛天安数码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重要原因,是看中其作为国家级孵化载体在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和资源集聚方面的能力。马越表示,企业创业初期最需要的是业务资源,入驻后,天安数码城迅速为其对接了一家高企——青岛海龙马电子有限公司,双方达成合作,相关产品已经实现量产。“在天安数码城,企业可以获得孵化器提供的产学研对接、业务资源对接、政策辅导、知识产权服务、品牌宣传等一系列的孵化服务,我们公司也由此迅速发展壮大。”

标杆引领,服务覆盖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

2021年底,青岛出台“沃土计划”,提出引导孵化器高质量发展,打造标杆孵化器,经认定后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对新认定的国家孵化器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打造专业化孵化器,对绩效突出的给予最高30万元奖励。青岛加码打造“头部”孵化载体,提升孵化服务的专业化水准,孵化载体发展的关键词是“提质增效”。

推动孵化载体专业化发展,重点建设一批成长型、引领型标杆孵化器。去年年底,橡胶谷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青岛国际院士产业加速器、青岛天安数码城科技企业孵化器、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青岛生物科技创新园孵化器、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园、青岛蓝谷创业中心被评为标杆孵化器,展现了头部孵化载体的姿态。

市工研院院长滕云枫说,标杆孵化器不仅需要和大中小企业串联产业链,还要和高校、科研院所融通创新链,形成资源集聚高地。在市工研院里,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负责人通过“CEO下午茶”活动聚在一起,“喝茶谈合作”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打开了产业上下游合作的通路。青岛中诚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第一代”微孔轻量级新材料,可用于头盔、护膝等高速运动防护装备的生产。依靠它,中诚高分子“敲开”了韩国一家世界顶级防护头盔制造企业的“合作之门”,增添了超千万元的营收。而这样的“大买卖”,就是中诚高分子与青岛草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在一次“CEO下午茶”活动上“喝”出来的。

在市工研院,记者参观考察了青岛市科学仪器创新孵化公共研发平台。以提高孵化企业创新能力为先导,以强化技术转化为重点,该平台配备了40余台(套)高端研发服务设备,融通创新链,整合优势资源,为在孵企业提供产品研发、中试、工程化开发、检验检测、协同研发、专家咨询等专业化技术服务,可以满足企业大部分研发创新需求。

据统计,开园至今,市工研院已经7次获评国家级孵化器考核优秀,累计培育高企80家、估值过亿元的企业超20家、新三板及蓝海四板挂牌企业15家;培育的企业获国家、省、市级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奖项累计超百项。

橡胶谷一角。

立足橡胶行业生态圈,橡胶谷走的是专业化路线,面向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业企业提供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扩张期—成熟期”全生命周期的创业孵化服务,完善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孵化链条建设,在“前端”完善众创空间,发掘创业“苗圃”;在“中端”打造服务平台,降低企业成本;在“后端”建设加速器,推动科技创业孵化资源和服务有效集成。

青岛福诺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受益者之一。去年,福诺化工不仅获得了青岛市2021年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还获批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要知道,就在五年前,福诺化工还只是一家处于研发、生产初期,亟待借助科研力量实现市场突破的“小企业”。

转变是从企业2018年入驻橡胶谷开始的。青岛橡胶谷创业孵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嵇钟生告诉记者,自福诺化工入驻开始,橡胶谷服务团队便紧跟企业发展动向,深入了解企业发展需求,提供了知识产权、市场开拓、科技研发等各类服务,为企业对接发展资源,陪伴其逐步发展壮大。现在,福诺化工已获高企认定,生产的橡胶隔离剂产品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59%,排名行业第一。

目前,橡胶谷园区内入驻企业已超300家,集聚了8个国家级和67家省市级的各类研发中心、实验室和科研机构,注册企业累计实现纳税销售收入900亿元,累计实现纳税超6亿元。

“自我造血”,孵化载体“孵”出新意境

中国第一家孵化器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靠着国家科委下拨的70万元“巨款”以及当地政府和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的拨款,才渡过了初创时的难关。但向政府“伸手要钱”并不是孵化载体发展的长久之策,要实现持续发展,孵化载体必须要有“自我造血”的能力。

资金支持对于中小微科技企业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一直是企业发展的“拦路虎”。这正是孵化载体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突破的关键。

现在,孵化载体通过成立基金等方式,对在孵企业开展“陪伴式”孵化的模式正越来越成熟。孵化服务和金融投资并行,孵化载体在企业发展早期给予投资,既能为企业的成长保驾护航,也能在企业发展壮大后享有收益。一位孵化器从业人员这样形容这种模式:就像“自己养大的孩子,长大后反哺”。孵化载体有了收益,自然就获得了更加长足的发展动力。

例如,“康复贷”就是康复产业孵化器联合青岛银行科技支行打造的金融产品,定向用于支持在康复产业孵化器入驻的企业等主体,重点投向以康复为特色的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行业,单户贷款额度最高500万元。

又如,青岛生物科技创新园不仅为入驻企业提供了研发、生产、经营的场地,以及融资、法律、供应链资源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降低了创业风险和成本,对园区内从事医疗器械研发的公司,最高还可给予5000万元的银行授信。2022年,该园区整体产值已突破45亿元,税收突破5000万元,带动就业1300余人。

记者梳理发现,在青岛,约有70%的孵化载体已经选择通过自建或合建方式设立投资基金,深入企业的发展中去实现双赢。

将技术资源、人才资源、基础设施和金融资本等要素有机结合,孵化载体本身就是个创新创业的“微生态”。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孵化服务规模不断壮大,好的孵化载体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在服务广度和深度上做文章。

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青岛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服务能级,孵化载体的建设也逐渐从集聚企业向培育产业升级,从基础服务向增值服务升级,从链式孵化向创业生态升级。从追求大规模物理空间的时代进阶到树立标杆孵化器的时代,青岛的孵化载体正摸索出发展新模式,“孵”出新境界。(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

青岛日报2023年4月12日3版

责任编辑:周晓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