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前文,这篇文章用以讨论非完全重叠区域时间流逝速度的不一致性的有关内容。
(资料图)
在上篇文章中我阐述了我关于“时间”的观点——“对于人类而言拥有意义”的“时间”的本质是物理实体有先后顺讯的相对位移变化过程,物理实体产生的变化——相对位移——它带来的源质引力作用效果有先后顺序的变化是“对于人类而言拥有意义”的“时间”形成的基础,如果宇宙中所有物理实体彼此之间都不再变化,那么“对于人类而言拥有意义”的“时间”也将不复存在——在这其中,我重点论述了变化与时间的联系性,并且分析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即使“时间”能够彻底脱离所有形式的“变化”独立存在,这样的“时间”对于人类而言也不具有任何意义。
是的,即使“时间”能够彻底脱离所有形式的“变化”独立存在,这样的“时间”对于人类而言也不具有任何意义。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时间”前面加了一个词,称其为“——对于人类而言拥有意义”的“时间”——的原因。
——在阐述完上述这些观点之后,接下来就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如果“对于人类而言拥有意义”的“时间”的本质是“变化”,那么这个世界上除了完全重叠的区域而外又有多少地方可以维持时间流逝速度的彻底一致呢?
——是的,阅读了我上述文字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如果“对于人类而言拥有意义”的“时间”的本质是“变化”,而宇宙中所有的“变化”并不总是一致的——或者,更直白地说宇宙中的绝大多数“变化”基本都是不一致的——那么基于“变化”而产生的“对于人类而言拥有意义”的存在于宇宙中的“时间”究竟又有多少能够一致呢?
事实上,在上篇文章中我曾指出人类凭借着“日升日落”、“四季流转”、“蜡烛燃烧”、“钟表转动”等“变化”来确定了“时间”,但事实上用这些“变化”去描述“时间”从来就不怎么能够一致,且不论被风随便吹两下就熄灭了的蜡烛还有在地上随便摔两下就废了的钟表,就连“日升日落”、“四季流转”等确定时间的手段放在南北极和赤道上都不能得出统一的结果——赤道半天黑半天白、南北极半年黑半年白——更不用去讨论它们的一致性了。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我就不去一一列举了,事实上我们已经通过观测发现了在宇宙中时间的流逝速率与地表并不一致——这充分地证实了我的观点——由于宇宙中绝大多数的变化并不一致,基于“变化”产生的“对于人类而言拥有意义”的“时间”也并不总是和宇宙中其他的发生或未发生“变化”的事物保持一致的时间流速,也因此适用于人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时间统计速率并不总是能够适配于其他事物与环境。
从结果上来看,目前对于一般人而言存在着的时间,也即目前我们人类广泛使用着的时间体系是人类活动、生活、生产、时间——的这些区域内的所有“变化”的“平均变动程度”——或者将其称作为“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影响范围圈内”的“时间”的“平均流动速率”或许更加地能被大众所理解。
——在这个范围圈里总是有什么东西物理性地发生了变化,但也总是有什么东西没有物理性地发生改变——变与不变兼存——这就是目前“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影响范围圈内”的“时间”的流动状况。
——但这显然不是宇宙中所有区域的“时间”流动状况。
——哪怕就在“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影响范围圈内”把观察范围限定在那些在“变化”的事物与“没有变化”的事物之上,它们变化的程度也有所不同,由此规定出来的“对人类而言拥有意义”的“时间”也有所不同,事实上,随着限定的区域范围越小“变”与“不变”的情况就越不容易被大环境平均,小范围与大范围的“时间”流逝速率的差距也越有可能更大——而在此基础之上如果范围的差距过大、“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影响范围圈内”的“平均时间流速”与被研究的小范围内的“变化”程度倒推出来的“平均时间流速”差异过高,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够粗略地使用“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影响范围圈内”的“平均时间流速”去替代被研究的小范围内的“变化”程度倒推出来的“平均时间流速”——并且,也是因为犯下了这样的错误,目前的量子理论无法和相对论完成统一——这部分早晚会讲,嗯,量子专题会讲,嗯,虽然估计是很久很久以后了。
由于宇宙中绝大多数的变化并不一致,基于“变化”产生的“对于人类而言拥有意义”的“时间”也并不总是和宇宙中其他的发生或未发生“变化”的事物保持一致的时间流速,也因此适用于人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时间统计速率并不总是能够适配于其他事物与环境——尤其不能在诸如“人类”、“汽车”、“星球”之类的宏观事物与“光子”、“中微子”、“真空零点能”等微观事物之间适用,找出某种具有特征性的“变化”去指代——替代属于“微观”的“量子”的“时间”成为了统一宏微观、四大基本力、量子理论和相对论的重中之重,而这一“变化”就是基本物理单位彼此之间相对位移导致的“引力”的变化,而要问为什么是引力——这个问题之后的文章中再说,总之这篇文章暂且就先这样了。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