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经开区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首条中试生产线进入试生产 世界新资讯

武汉大小事儿   2023-04-26 15:30:33


(相关资料图)

【来源:汉新闻】

科技成果转化是将科研成果进入产业化批量生产前的关键过程,中试是验证其工艺、技术、成本等若干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近日,武经开区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首条中试生产线进入试生产阶段,以“科学家+企业家+工程师”的模式,助力科技成果快速有效转化。

一台看着不起眼的设备,却能实现金属增材制造粉末公斤级生产,正是华中科技大学金属增材制造粉末设计制备及产业化项目团队从实验室“克”级迈向生产线“百公斤”级的关键中试设备,他们也成为首批入驻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中试基地的10个项目之一。 华中科技大学金属增材制造粉末设计制备及产业化项目工程师陈华雄介绍:“受制于场地、经费等若干限制,导致于在学校实验室里面进行深入实验的可能性不是很高,研究过程中的可重复性、失误率或者说达标率不是很高。因此我们就需要这种标准化、规范化的中试场地,以便能构成一个‌‌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的中试产线,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能够实现从1到N的重复的复制的生产。‌”

增材制造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已实现部分应用,是高端制造领域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和维护等全寿命、全流程生产的关键核心技术。宋波教授项目团队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出了气雾化粉末制备装备,建立高性能增材制造用金属粉末生产线,形成粉末设计——粉末生产——构件成形——性能评测的完整体系,突破国外在高性能金属粉末制备领域的技术封锁,可解决3D打印技术原材料中面临的“卡脖子”问题。 陈华雄告诉记者:“研究院提供中试场地、住宿等配套设施、科研经费以及全方位的服务支持,让我们在这里可以大展拳脚‍‍去开展中试,以便早日完成中试进入产业化的过程。” 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李江华博士表示:“在全国‌‌有这么多、这么大的车间,这样的条件的新型研发机构并不多,‌‌我们主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学校的优秀科技成果‌‌导入到我们这个研究院里面,来到中试车间,进行中试熟化,‌‌熟化以后进行系统的工程验证,工艺验证完了以后进行产业化。‌” 武汉经开区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由武汉经开区举办,委托华中科技大学运营管理,聚焦汽车、新材料、新能源、数字经济等产业,构建“多元投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发展模式,打造集新材料中试平台、智能制造中试平台、“双碳”领域中试平台、新材料中试平台、生物医药中试平台为一体的中试平台集群,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将建设成为示范性中试基地和技术转移机构。 自去年5月揭牌以来,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相继完成了战略谋划、机构注册、人员招聘、基础制度建设等各项工作,围绕武汉经开区“3335”现代产业体系,遴选华中科技大学IC光刻机减振器及其产业化、钛合金先进制造技术工程化研究、固态锂离子电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20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入驻中试基地。 李江华博士说:“中试熟化其实在业界是一个非常难啃的骨头,从技术就绪度上来讲,高校能够做的是1到‌‌3的部分,多数企业通常做的是7到9的部分,‌‌那么中试就是做4到6的这个部分,也就是在之前高校‌‌不宜做,中小企业又不愿意做的工作,现在我们研究院以及各项目团队就是在啃中间这块硬骨头,研究院应该说是在中试熟化的这个过程中,给‌‌高校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科研条件。” 据了解,研究院首条产线投入使用,标志着研究院的中试熟化工作逐步进入正式轨道。中试基地在确保首条中试产线平稳运行的同时,携同其他中试熟化项目团队加快推进产线搭建、调试,通过中试尽快完成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早日批量化生产并投放市场。 李江华博士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能够孵化培育一批高质量的企业和创新主体,通过这些‌‌优质的中试项目能聚集和培养一批高质量的人才,‌‌那么为经开区的科技创新做好支撑,做好服务。‌”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