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头条:内在幸福是品格和品性的修炼

金花echo   2023-06-29 01:11:08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哲学书,哲学书为什么对我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

在《50堂经典哲学思维课》中居然找到了答案:叔本华说, “人的欲望不断,那么人的出路在哪里呢?出路有两条,一是宗教;二是艺术和哲学”, 既然我没有宗教信仰,在这欲望的世界中,要想找到出路自己就只能选哲学了,难怪哲学对我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书中还有关于人工智能的内容“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是美国哲学家约翰·塞尔,在1980年发表的论文《心灵、大脑和程序》中,采用著名的思想实验“中文屋论证”,对人工智能提出的一个有趣质疑。最终的结论是,AI没有心灵和意识,无法取代人。关于AI的详细内容,我会在后续文章中分享。塞尔的结论为我提供了一个参考。

克尔凯·郭尔说: “每个人都面对非此即彼的选择,人们的选择最终构成了他自己的人生...生活中首要的事情就是赢得自我,获得自我...个人必须知道“我”如何选择,在选择中自我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也就是真理即主观。

之前,我在文章中曾多次提到过“自我”,按照郭尔的说法,“自我”就体现在一次一次的选择中,体现在自己选择的人生中,你在自己的人生中看到“自我”了吗?

康德说: “对象是符合人的心灵才被认识的。那么就意味着我们人事的都是经过心灵处理的对象,犹如透过一副有色眼镜看世界。那么真实的颜色是什么呢?” 。

我们看到的都是我们愿意看到了,我们看到的都是我们能够看到了。就是这个意思吧。

关于幸福,亚里士多德给出了“ 好的生活”的三个判定的标准:一是只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获得,二是不是主观感觉、不是享乐、不是感受,幸福是不会被轻易拿走或剥夺的,三是幸福分为内在的幸福和外在的幸福,真正的幸福在于内在的完善,在于对自己品格、品性的锤炼。 ”

看起来比较深奥!深入思考会发现幸福就是内在品格和品性的修炼。在生活中,通过人和事去修炼,这种内在的幸福是无法被拿走和剥夺的,属于自己内心长久的幸福。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