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今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优化营商环境 深入推进服务型执法”主题发布会,市市场监管局通报市场监管服务型执法工作推行一年成果以及今年工作重点。今年将按照系统化、标准化、制度化要求,在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深入推进服务型执法,与“深化作风能力 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和“青岛优品”工程结合起来,将92项具体工作措施贯穿服务型执法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环节,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去年4月份,我们正式启动市场监管服务型执法工作,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市场监管‘服务型执法’模式,把‘打造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作为主要目标之一。”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张咏雁介绍,一年来,通过实行事前“体检式”服务、事中“手术刀式”执法、事后“康复式”回访,真正实现让“服务跑在风险前、服务贯穿监管中、服务跟在执法后”,全力打造“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的执法新模式,切实做到科学精准有效监管,用心用情用力服务。
服务型执法实施以来,通过构建体系、健全制度、建立标准、搭建平台、赋能发展,收到良好经济社会效果。市市场监管局共办理免罚案件2286起、免除罚款金额9424万余元,办理大案要案275起、移交公安机关211起,为3000余家市场主体追回不合法、不合理收费500余万元,跟进回访企业586家,为企业信用修复18588户次。服务型执法获批第八批国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省市场监管局推广,还被评为青岛市十大高水平制度创新成果。
今年,市市场监管局将把深化服务型执法改革作为工作重点,锚定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这一目标,结合“青岛优品”工程,重点抓好3个方面的工作:
深入推进系统化、标准化、制度化等“三化”落实。在标准化推进中,将按照青岛地方标准《服务型执法事前事中事后工作规范》要求,着力解决处罚尺度不统一、服务内容不清晰、业务流程不规范等问题,扎实抓好服务型执法的流程再造、内容规范和标准统一,建立健全服务型执法标准化体系,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在制度化推进方面,做到健全、管用和长效,近期出台了《关于审慎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共13条,明确了审慎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相关要求,规定了审慎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具体情形和适用条件。该《指导意见》的颁布实施,将进一步深化包容审慎理念、有效指导执法实践、有力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使市场监管“手术刀”式执法更加精准、执法办案“最后一公里”更加规范、市场主体发展环境更加宽松。
深化三级联动机制,进一步理顺监管与执法的关系,明晰市本级、区市局、监管所权责,依法依职权开展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在重点领域、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联合执法,建立转办案件重点督查、重大案件挂牌督办、执法办案协调指导工作机制,促进三级执法深度融合;市局各处室、直属单位要把担负的工作职能全面融入服务型执法,凝聚部门工作合力,加强业务条线指导,在案件会商、信息共享、协同共治等方面进行通力协作;依托市服务型执法宣传培训基地、服务型执法“大家”谈、“壮链强企”频道、岗位练兵比武,打造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服务型执法培训机制,提升全系统执法服务水平。
抓好三个环节工作落实。在事前“体检式”服务环节,重点抓好“法规通、服务通”迭代升级,助力企业高效发展;举办“政银携手益小微”金融服务活动,纾解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统筹推进数据归集中心、业务融合中心、智慧监管中心、服务型执法云图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智慧监管平台;制定2023年质量技术“提质强企”行动方案,组织专业帮扶团队,提供一对一质量技术“诊断”;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认真排查和坚决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在事中“手术刀式”执法环节,深化轻微免罚制度,综合运用行政指导、约谈警示、轻微免罚等梯次执法工具,加强对免罚后主体的指导规范和后续监管,及时跟进核查,确保免罚不免责,形成免罚、整改、规范工作闭环;积极探索审慎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制度,对违法行为轻微、没有明显社会危害,且当事人积极改正违法行为、配合调查取证等情形,不予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在事后“康复式”回访环节,组织专家团队“进厂入企”,开展高质量回访工作;探索建立企业运行成本咨询服务机制,帮助企业梳理涉企收费政策,确保政策红利落地落实;开展信用修复全程网办,支持企业重塑信用。(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 )
责任编辑:臧婷
(作者:吴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