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国际友人讲好“中国故事”,青岛两名“援非”医生回家了!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2023-04-23 19:12:44


(资料图)

从塞舌尔到迪拜,再到北京转机青岛,历经累计三十多个小时的行程,两名“援非”医生——青大附院心内科崂山病区副主任许丰强和青大附院创伤外科崂山病区主任王开却没有感到丝毫疲惫,因为他们今天终于回到了阔别两年的家乡,不必再隔空与亲人表达思念之情。他们是中国第18批援塞舌尔医疗队成员。目前,青岛仅有他们两位医生承担医疗援外任务。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精神。

坐落于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塞舌尔是非洲面积最小的国家,当地仅有10万居民,维多利亚医院是当地唯一的大型综合医院。由于人口稀少,当地医生也是“稀缺资源”,“救死扶伤”的任务主要依靠世界各地的援助力量。2021年4月1日,受青大附院委派,许丰强和王开远赴非洲,前往当地进行为期两年的医疗援助。他们在塞舌尔开展了多项当地首例技术,向国际友人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了青岛医术。

中国医生在塞舌尔的忙碌程度不亚于在国内,许丰强是此批医疗队的队长,他主要接诊高血压、冠心病甚至心衰患者。在去年年底前,塞舌尔仅有许丰强一名心内科医生,后来才增添了一名古巴的心内医生。两年间,许丰强门诊接诊2000多例,急诊接诊、抢救危重患者200余人次。王开是维多利亚医院五名骨科医生之一,他主攻创伤,两年中,他累计接诊3800余人次病人,完成700多例手术。由于当地人喜欢喝酒,所以车祸骨伤患者较多,王开经常被半夜叫回急诊。经常做完手术回到住处就已是凌晨,有时刚准备休息,又接到医院打来的紧急电话,匆忙赶到手术室。

虽然和国内相比,他们经手的手术量并不大,但相对于当地的人口基数而言,手术量和治疗量已经很多了。当地医疗条件有限,设备陈旧,很多手术因无合适的医疗设备和手术器械难以正常开展。许丰强经常需要为当地心跳缓慢的患者做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由于当地没有专门的设备,只能依靠简单的骨科透视设备完成,这对许丰强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条件下,他依然为40余例危重症患者成功完成了起搏器手术,让这些患者重获新生,且无任何并发症。

“当地医院的许多设备还是咱们国内上世纪90年代甚至70年代用的,我们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让我们的技术在这里发挥最大效能。”王开告诉记者。在当地,王开开展了多项塞舌尔首例手术,如肱骨远端c3型骨折后入路非截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Pilon骨折单一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得到了其他国家医生的认可。

许丰强曾接诊过一名30岁救生员,他的心脏每分钟跳动达150多次,连续一周后发展为心衰。“在国内,可以给他做射频消融,比较简单,但当地并没有相关设备。只得通过药物和其他手段为他治疗。 ”许丰强说。为了表达救命之恩,患者康复后将自己救生员的荣誉帽子送给了许丰强。偶尔在路上遇到,他还会热情地和许丰强打招呼,并告诉朋友们“He saved my life,Chinese doctor.(他救了我的命,是来自中国的医生)”。在塞舌尔的两年,许丰强和王开经常遇到这样的场景,被救过的居民总会向他们竖起大拇指,并说“Chinese doctor,good(中国医生真好)”。

“你们能不能再待两年?”“太舍不得你们了”……不久前,塞舌尔当地媒体报道了他们任务结束,即将回国的消息。当地居民纷纷挽留,表达他们的不舍之情。王开说:“每次感受到当地民众对中国医生的尊敬和热情,我们都感到无比幸福,这也是援非医务工作者的价值所在。”(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郭菁荔)

责任编辑:王亚楠

(作者:郭菁荔)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