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2023年01月30日3版
走进企业,我们感受到澎湃的发展动力
春节前后,利群恒宜祥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士昆所在的利群胶州智慧物流及供应链基地到了最忙碌的时候,基地常温物流中心一天处理近10万笔商品出库信息,冷链物流中心日均配送果蔬超过600吨,大卡车进进出出,载着货物开进这座城市的商超,装满居民的购物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只有近距离地接触企业才能感受到接地气的“烟火”,也才能触摸到经济真实跳动的脉搏。自去年12月中旬开始,青岛日报多路记者走进企业,与企业家、研发人员、一线产业工人面对面交流,了解企业最新发展动向,看到了企业稳经营、扩投资、抓研发的全力以赴。
企业是经济肌体的细胞,微观有活力,宏观才充满生气。企业开拓市场、发力创新的勇气和韧劲赋予经济发展澎湃动力,企业对未来的信心与笃定是稳经济大盘强有力的底气,企业发展的精气神则是观察宏观经济成色的“晴雨表”。走进企业,我们感受到了经济发展澎湃的动力,也感受到了稳经济、促发展不竭的信心和底气。
动能澎湃
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也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爬坡过坎难、转型升级痛,唯有创新才能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青岛,各个行业的企业都在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聚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以研发和创新构筑企业发展新的“护城河”,塑造企业成长的“第二曲线”。
“‘国信1号’从建造到运营,没有任何先例与借鉴,我们是依靠创新把蓝图变成了现实,每一步都在摸索中成长。”国信中船(青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养殖技术部经理曲善村说。以创新为引擎,“国信1号”团队勇闯深远海“船载舱养”模式的“无人区”,突破船载舱养、水体交换、减摇制荡、减振降噪、清污防腐、智能集控等六大关键技术,打造了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推动青岛海水养殖产业从近海走向深远海。
为了确保订单需求能如期在年前完成交付,青特集团斗臂车机器人系列产品开发已经进入冲刺期。自主研发斗臂车机器人项目是青特集团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以创新为引擎持续提升企业实力的缩影。近年来,青特积极拓展业务版图,发力专用车市场,新开发了120多个产品系列。
利群胶州智慧物流及供应链基地拆垛机器人作业现场。
赛轮集团践行产学研融合之路,联合承建的国橡中心是中国橡胶轮胎行业唯一的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创新平台。时至今日,这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已成为赛轮乃至中国橡胶轮胎行业的技术策源地。目前,国橡中心成功打造了一个从上游化工原材料、橡胶新材料、智能装备与软件到下游轮胎生产销售、废旧轮胎循环利用的全产业链闭环,形成了4000余人的专业研发队伍,获得国际先进成果近百项,主持制定国际标准4项。
在青岛,不论身处哪个行业,也不论企业规模大小,所有企业都在锚定创新驱动战略,加大研发投入。企业的创新与市场需求关联更加密切,正是有了企业充满活力的研发创新,经济大盘才迸发出澎湃不止的发展动力。
活力充沛
数字化发展新趋势
当下,随着大数据、智能技术、物联网等的发展,生产领域的数字化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在青岛,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数字化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不断推动数字化新技术的创新应用,打开制造业全新的发展空间。
青岛啤酒位于平度的智慧产业园120万千升扩建项目现场热火朝天。从高空俯瞰,30多米高的智能化立体仓库已初具雏形,犹如一条条冲天而起的钢铁“巨龙”。这座9000平方米的巨大仓库向天空要空间,2万个垛位可储存240万箱成品酒,每批入库和出库的啤酒都能通过扫描箱子上的条形码实现智能化传输。近期,青岛啤酒加快实施一系列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其中就包括智能化立体仓库、智能包材库、无人验酒生产线、数字化系统等新项目,助力企业建设拥有全球影响力品牌的世界一流企业。
在外贸领域,新华锦依托青岛市中小微企业外贸供应链服务平台搭建起12个专业支持平台,以场景服务为载体,为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包括融资、物流、退税、清关、海外追账、海外数字化营销在内的涵盖国际贸易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增值服务,通过数字化赋能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
商业领域的数字化也在不断进化。在利群集团,利群胶州智慧物流及供应链基地已经实现了客户订单系统、物流管理系统、自动补货系统的实时对接,客户订单系统下单可以“秒”接到物流管理系统及自动补货系统,并在几分钟内完成一笔出库任务。今年新投用的利群电子商务物流中心在数字化方面再度升级,为满足更多拆零商品的智能化分拣处理,利群集团上线了货到人拣选机器人系统,可承担更多商品品类、规格的分拣处理。
从制造业到商业,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渗透到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不断在构建以数据为驱动的智能生产、精准营销和智慧运营,从内到外重塑着企业的供应链、价值链。可以说,数字化发展的新趋势正在催生更多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重塑青岛实体经济的内生动力。
信心满满
鼓足干劲开拓新市场
企业稳则经济稳。企业是最先感知市场“水暖”的主体,企业对市场的预判最能反馈经济发展的底色。抢订单、拓市场、忙转型,新的一年,越来越多的青岛企业满怀信心,鼓足干劲开拓新市场,锚定目标稳经营、扩投资,以实干和担当成为稳大盘的“压舱石”和“顶梁柱”。
过去的一年,青特集团专用车业务在国内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依然取得了较好业绩。自卸车出口业务签订订单近700台,同比大幅增长;电力车辆开拓了各地方电网及三产公司市场,同时工作与潍柴建立合作,开拓了矿业能源等新兴市场。“2023年我们将在产品创新上聚焦重点领域,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并加快应急、能源、电信等新兴市场产品研发。同时,借助主机厂国内及国外销售渠道,积极拓展产品出口业务。”青特集团副总裁、专用车事业部总经理王令民说。
去年以来,青岛食品线上销售渠道加速布局,除了自营的青食商城外,青食在天猫、京东等第三方平台的业务也在快速增长。省外营销网络拓展也马不停蹄,先后成立了石家庄和大连两个省外营销中心,根据计划,青食将在2023年继续布局三个省外营销中心,初步形成覆盖北方地区的营销网络。“作为民族工业品牌,我们也希望能够走出去,目前正在重点开发日本、菲律宾等周边国家市场。”青食党委书记、董事长仲明说。
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发展,青岛大企业有大作为、大担当。各大企业以引领姿态带动全产业发展,助力中小微企业开拓新的市场空间。以青啤三厂为龙头,青岛啤酒正在积极延伸啤酒产业链条,增强产业链集聚度,建立涵盖粮食加工、啤酒瓶、易拉罐以及纸箱生产、啤酒生产、智慧物流和消费者体验为一体的全球最大最全的啤酒产业链集群。就像青岛荣泰玻璃制品有限公司,青啤的每一次扩建都带动荣泰规模扩大,如今企业年产值已经突破8亿元。众多产业链配套企业跟随青啤三厂扩能步伐持续增资扩建,形成了更加灵活、更具韧性的产业生态体系。
新华锦集团打造面向中小微外贸企业的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
新华锦集团利用龙头企业的优势,集约整合资源,搭建公共服务平台。青岛众多中小微外贸企业借助青岛市中小微企业外贸供应链服务平台,实现了非核心业务的外包,从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关键业务上,专注产品设计、研发及销售渠道建设,由过去的抢市场分“蛋糕”转化为共同做大市场“蛋糕”。
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青岛各大企业加压奋进,正以积极进取、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扛起担当、冲锋在前。
记者手记
深入经济发展最鲜活的场景
半个多月,八家企业。“蹲点”企业的采访经历让我们来到工地、厂房车间和研发实验室,与一线员工、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在一个个经济发展最鲜活的场景中感受经济发展的脉动。
不论角色。一线销售人员跟记者分享开拓市场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打动大客户的时候他们满心欢喜,遇到困难时也不轻易言退;负责研发的技术人员讲述了自己数年如一日跟一道难题死磕到底的执着坚守,也“吐槽”创新是一件正确但十分艰难的事;企业家们从大局出发的战略眼光让企业在不确定增多的市场环境中多了一份笃定和从容,他们的信心与掌舵是企业闯荡市场大浪的“定心丸”。
不论企业所处行业与规模大小。龙头企业持续依托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发展,并开始打造“大企业共建、小企业共享”的生态赋能模式,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发展;中小企业继续专注核心业务,修炼基本功,以“专精特新”优势开辟更大发展空间;国有企业发挥“压舱石”作用,不断优化国有资本结构,市场化转型蹄急步稳;充满活力和韧性的民营企业已开启新一年的冲锋,在青岛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继续成长壮大。
当前,青岛正全力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推进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企业是经济运行的细胞,企业兴则经济兴。当我们将眼光投向这一个个经济的实体细胞时才发现,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在企业,强信心、稳经济的根基亦在企业。(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伟)
基层声音
青岛啤酒三厂包装调度、劳模代表林洪聚:
现在真是移动办公了。线上的产品“跑”得飞快,其实这背后是智能化系统的数据在“跑”。大家对整线罐装相关数据,如压力、罐装速度、CO_2、清酒余量等都进行在线跟踪,不仅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完全改变了生产方式。
青岛食品销售部部长施萌:
上市以后青岛食品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我们的销售工作也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在销售团队士气高涨,大家出去跑市场、抢订单,对新一年信心满满。
国信中船(青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养殖技术部曲善村:
我们创新的脚步不会停止。目前正在加紧进行第二艘、第三艘养殖工船的相关工作。相比“国信1号”,后续工船的建造在各方面都会优化升级,比如船上的起捕系统等。“摸着石头过河”,这就是一个不断创新和探索的过程。
新华锦集团常务副总裁、山东新华锦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航:
国际贸易不仅是商品交易,还是信任、共鸣和情感,是生活方式和文化的相互影响。数字化让世界贸易更扁平、细分,也更有创造性和情感链接。尤其是跨境电商新势力,让国际贸易朝着碎片化方向加速演进,改变着外贸行业本身,也无缝对接了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此时,新华锦提出塑造“新贸易”,就是要重塑全球合作网络,及时响应,做好产品、内容和品牌,为建设贸易强国贡献新华锦力量。
利群恒宜祥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士昆:
商业的数字化飞速发展,自动化、智能化设备不断增加,人力影响的因素在逐步减少。在我们的物流基地里只能零星看到工人的身影,这跟大家印象中传统的物流基地是完全不一样的,技术在进步,行业也在改变。
青特集团专用车研发工艺部部长武鹏:
要摆脱行业内的低端竞争,只能依靠持续不断的产品创新。青特去年以来步入了专用车创新的快速发展期,未来我们团队将继续对标国际领先水平,开发更多优质产品,在专用车市场打响青特品牌。
青岛市政空间开发集团海银立交工程地下空间板块负责人王培培:
作为一线城市建设者,我们对新的一年充满信心。接下来我们会秉承“说了算、定了干、高质量、按期完”的市政精神,为青岛城市更新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赛轮集团技术研发中心PC研究室主任谢丽波:
赛轮一直强调:要敢于为创新失败埋单,不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
责任编辑:孙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