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息!2022年青报年度书单来了,进来看看你读过几本?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2023-01-13 17:26:20

青岛日报2023年1月13日8版

这份年终文学书单的面貌如同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每一次路径选择都通向新鲜与未知,带来思考与认知的挑战和乐趣——


(相关资料图)

把文学作为方法

何以文学?或者说,文学具有怎样的功用?这是每个作家和读者都会思考的命题,我比较喜欢评论家李敬泽给出的答案:文学拓展我们的知觉,提供给我们想象和创造的独特路径和角度。或许文学之用就在于为我们保存和锤炼出一套敏锐、精密的感官,让人们保持探索的好奇,发现的热情和判断的勇气。

这也成为我们遴选一份年度文学书单的基准和原则。在2022年,文学是工具,给予我们方法、思路和角度,为我们的现实、经验和内心生活提供广阔而独特的认知、想象、语言。这份年终文学书单的面貌如同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拥有无限种可能性,每一次路径选择都通向新鲜与未知,带来思考与认知的挑战和乐趣。正如博尔赫斯给予的启发:“一切皆有可能”,一切不可思议的小说都可以写出来,一切不可思议都可以在小说中展示,在文学中展示。

2022青报年度书单·文学

1 《本巴》

刘亮程 著 译林出版社

2 《豹迹》

(美)巫鸿 著 理想国·上海三联书店

3 《燕食记》

葛亮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4 《寻获与失落》

(美) 厄休拉·勒古恩 著 周华明 等译

理想国·河南文艺出版社

5 《激情世界》

残雪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6 《白发阿娥及其他》

西西 著 译林出版社

7 《博尔赫斯和我:一场邂逅》

(美)杰伊·帕里尼 著 普照 译

译林出版社

8 《莱拉:一场对道德的探究》

(美)罗伯特·M·波西格 著 王培沛 译

华章同人 重庆出版社

9 《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

(爱尔兰)萨莉·鲁尼 著 钟娜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0 《起初·纪年》

王朔 著 新经典·新星出版社

以新鲜的语言为世界重新命名

“我们是一类,他一个人是一类。”作家毕飞宇这样评价刘亮程。以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为背景的新作《本巴》延续了刘亮程一贯的“另类”叙事,书中塑造了一个没有衰老没有死亡、人人活在二十五岁的国度。

在2022年1月1日出版面世的《本巴》,似乎也为这一年的国产文学创作走向定下了基调:宏大的景观,飞翔的表达,关于时间和空间,梦想和远行,关于人的征战与斗争,年轻与衰老,出生与死亡,绚烂奇特的想象力交织幻化为一则关于生命的寓言。他笔下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语言对世界重新命名的新鲜。

人与动物、植物、风、天空等等万物同在。这是刘亮程几乎所有作品贯穿的主题,而其中呈现的生命的欢腾、跳跃与反思,那种生存的“本真”状态,正是我们此时所必需。

作家残雪也始终在用新鲜而独特的语言为她的世界命名。2022年,她的新小说《激情世界》对于爱情的直陈在豆瓣引发两极的评论,而这恰恰是我们将之作为年度文学书的缘由。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利亚斯·卡内蒂曾说:“如果某种激情经历压制、规则和理智的洗礼后,依旧能重拾那份盲目和冲动,它就会拥有某种无以言表的美感。”这恰好可以用作对《激情世界》最为公允的评语。马来西亚“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在颁奖词中说:“《激情世界》欲用几对情人之间的复杂爱情来体现文学的本质之美。”回归文学的本质、文本的实验,而不被所谓应时的意义所拘囿,这是残雪,如果你从未读过她的作品,不妨从这本书开始。

打通历史与现实的关节

往历史深处回望,我们看到处于历史洪流中的人,也看到今天的自己。这是葛亮的《燕食记》给予我们的记忆礼物,也是他的写作一以贯之的文气和锐气所在。

小说引人入胜处不仅在于题材的选择,更在于对过往一箪食、一瓢饮的细腻刻画雕琢。

作家的语言之美,在去年讲老手艺传承故事的《瓦猫》里已经领略,这次在岭南百年历史中,三代名厨的承袭间,典重温雅、细致入微的笔触,也依然承袭了他独树一帜的传统美学。

《燕食记》里,不同时代人物的遭遇,以及他们身处城市的风貌,也都仿佛从历史中生长出来,它们根植于各类史料,即便是虚构,依旧能在书页中触摸到真实。正是这一真实的回望,让我们得以看到,时代在人们身上留下的创伤,而人们又是在怎样的情境下顺应时境,重塑自我。

2022年另一种文学的历史回望来自时隔十余年回归的王朔。历史小说《起初·纪年》虽上溯时空,与他曾经的作品却一脉相承。作家在自序中写明取材于《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中所载的武帝旧事,小说中时不时冒出的:“马迁按”“班固按”“马光按”,谐谑中亦见端倪。

显然,小说的年度市情依旧没有逃脱“高开低走”的宿命,但王朔巨大的想象力,完满的表现力,惊人的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及高超的结构与人物塑造力,不减当年,依旧让最早关注此书的止庵钦服。在年末易中天的历史小说《曹操》面世后,可能会有更多人读懂这些以历史作背景的虚构长篇的写作真意,借历史一步说话,浇当下的胸中块垒,打通历史与现实的关节,不失为2022年文学的一种功用。

作为不同代际的体验与表达

在《白发阿娥及其他》里,年近七旬的西西以母亲为原型,并观照自己日渐一日老去的经验,一位老人写另一位老人,编织一段真正面对衰老的故事。2022年,被王安忆称作“香港的说梦人”的作家西西去世了,而她所呈现的幽默而不失温情的老年人的世界,汇聚于这本名为《白发阿娥及其他》的老年故事集中,如同老年生活的步履,平易舒缓,情趣盎然,却也让我们从中感知到看似平淡无奇的人生中,衰老与成长的惊心动魄。

如同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爱尔兰90后天才女作家萨莉·鲁尼无疑是当下年轻一代的代言。2022年引进出版的她的《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讲述后疫情时代经济、政治、生态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年轻人的迷茫与挫败。这不是一部靠故事取胜的小说,大部分情节内容在对话和书信中展开,如同她的上一部热门小说《聊天记录》,依然没有戏剧性的情节,只有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建立的情感连接。

必须提及的是,2022年,国产年轻一代女作家基于个性体验的发声与表达,亦亮点频生,比如林白文体独特的《北流》,林棹风格鲜明的《潮汐图》,以及来自东北的90后杨知寒地域风十足的短篇小说集《一团坚冰》……

在别样的回忆录中发现珍贵

美术史家巫鸿在2022年出版了他不同于学术论著的新作《豹迹》,一本76年人生的回忆录。然而这并不是一本围绕学术和人生经历的标准回忆录,而是“现下的我呼唤过去的我”,将万千的线索组合穿连起来如推理小说般诱惑迷人的故事集。

他以幻想的手法呈现绝处逢生后,遇见克孜尔石窟壁画飞天像的悸动和梦魇;以冷静克制的笔调,从北朝“蝉冠菩萨”像被盗与寻回的前前后后中,臧否个人、国宝、文物、传统文化之间错综复杂又虔诚宁静的连结……书中还有被巫鸿浓墨重彩书写的他在哈佛大学的导师张光直,有在巫鸿心中拥有独特位置的木心,而木心也是《豹迹》这本书完成时的第一读者。

在书的结尾处,巫鸿写了一只断爪的雪豹,勇敢而孤独。这当是“豹迹”之名的缘起。

回忆录式的传记题材在2022年尤为丰厚,如:《王庚武回忆录》《陶庵回想录》《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等大部头。而那些看似轻快的别样回忆录,反而彰显不一样的趣味,同样弥足珍贵。

比如这本《博尔赫斯和我:一场邂逅》,以一位小学徒的视角,“看见”博尔赫斯心中壮美的山川湖泊,他头脑中的文学百科全书,以及他所谈论的文学之外的人生。对读者来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将会像这场旅途一样奇妙。

据说,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在读过这部回忆录后曾这样评价:“一本珍贵的书。风趣、机智、动人,闪耀着对文学与风景的爱。……这个伟大的人从书页中蹒跚走出,仿佛一位现代的老水手,用他灿烂、自由而复杂的形而上学和文学式谈话,将我们俘获,让我们迷醉。读到可怜的帕里尼和博尔赫斯在旅馆里度过的那漫长一夜时,我笑得停不下来,甚至吵醒了妻子。但读到最后,我的眼眶湿润了;我不愿告别这一小群人物……”

探究形而上的哲学“硬货”

《莱拉:一场对道德的探究》,一部在1992年提名普利策奖的绝对小众的哲理小说,也是西方畅销哲理小说《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的续篇。后者曾在美国销量高达几百万本,并在相当程度上塑造了英语世界一代人的精神世界。

续篇中,依然包含了相当程度的哲学“硬货”,主人公继续探究作者所提出的“良质哲学”问题,不同的是,这次旅行工具不再是摩托车,而是行于海上的一条船。同行伴侣是一个名叫莱拉的女人,莱拉异于常人的混沌和疯癫,波西格称之为跃动的自由,他对她的疯癫进行解构,思考她身上独特的“良质”……

在作者波西格的“良质哲学”中,“价值才是实在,它把认识带给头脑。”这与经验哲学所认为的经验先行,而后才有价值判断不同。在波西格看来,我们所认知的很多东西,只是文字所记录、社会所传承的,还有许多人类世界的经验,落在我们的价值判断之外。也有人在行文中读出了作者对美国文化的热爱与期冀,认为作者对莱拉这个女性的复杂态度,正是他对美国文化复杂态度的隐喻。波西格的文字中充满了令人心智大开的洞见和催人深省的见地。

跟随“科幻教母”游历人心的森林

当我们试图找到一本年度科幻新书时,却发现,登上2022年阅读榜首的科幻作品依然是《三体》,而2022年12月底颁出的第十三届华语科幻星云奖长篇小说金奖,颁给了2021年出版的《新新新日报馆:魔都暗影》。终于,在一众再版的中外科幻经典中,“科幻教母”厄休拉·勒古恩的中篇作品合集《寻获与失落》脱颖而出。她已为自己写好了这本书的评语:

“我无意描摹动作或冒险,而力图展现心理上的趣味。……我显然更热衷于描写人心深处的变化,描摹那根植于我们心底的广阔世界。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森林,这森林广袤无垠,未经涉足。每一晚,我们每个人都将迷失在这森林中,孤身逡巡。”

勒古恩不是在“创造”虚构的世界,而是在“发现”真实世界与人类自身。她为“黄金时代”的“硬”科幻注入了丰富的人文主义色彩。(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魏)

青岛日报2023年1月13日9版

在书中破除狭隘,获得把熟悉的事物陌生化的能力,把句号变成问号的能力——

用思想照亮旅程

匈牙利思想家科尔奈在他的著述《思想的力量》中说: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不是权力,不是财富,甚至也不是知识,而是思想。

政治学博士刘瑜将思想的力量诠释为一种社会科学洞察力,它是一种把熟悉的事物陌生化的能力,把句号变成问号的能力,把“此时此刻”和无数“他时他刻”联系起来的能力。此种能力与每个人的“见识”相关——你阅读过的、听过的、走过的、观察过的、思考过的越多,就越容易把现实当作“一万种可能性之一”来对待,并因此破除狭隘,获得反观自身的多元视角。

2022年,书籍给予我们智慧与新知,汇聚思想的力量,照亮前行的旅程。在许倬云语重心长的“向内走,安顿自己”的教诲中,我们学习真正地思考,看清事物的本质和意义,做自洽的人;在不同维度的历史记述中,我们得以拾取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感受风雨飘摇的大变局时代的众生苦乐,也回归到更遥远的普通人的生活日常;我们以他者的立场重新审视貌似熟稔的现象与思潮,比如:女性主义,再如:对待文学的态度,以及现代化与反现代化两种思潮由来已久的对垒;我们从英国艺术教父大卫·霍克尼描绘春天的图景中感知艺术的生命力并因此心怀期待……2022年,在阅读中,我们更真切地理解了埃利亚斯·卡内蒂的话:无论人类经历了多大的绝望,在所有的历史记载中,总包含着芝麻大小的希望。

2022青报年度书单·思想

1 《许倬云十日谈:当今世界的格局与人类未来》

许倬云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2 《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罗新 著 北京日报出版社

3 《龙与洋鬼子:一位瑞典地质学家眼中的万象中国》

(瑞典)安特生 著 李雪涛 孟晖 等译

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4 《持续焦虑: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

(美)艾恺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5 《历史的恐怖:西方文明中生活的不确定性》

(美) 特奥菲洛·鲁伊斯 著;付有强 译 商务印书馆

6 《浪漫地理学:追寻崇高景观》

(美)段义孚 著 陆小璇 译 译林出版社

7 《另一种声音:海外学者访谈录(增订版)》

季进 编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8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

(日)上野千鹤子/铃木凉美 著 曹逸冰 译

新经典·新星出版社

9 《海洋生物精怪图谱》

牛鸿志 著 中国工人出版社

10 《春天终将来临》

大卫·霍克尼/马丁·盖福德 著 胡雅婷 杨素瑶 译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听“过来人”论道

无论何时何地,一定要听老人家讲话,尤其当这位老人是一位博古通今的思想者之时。92岁的许倬云,2022年在他的新书《许倬云十日谈:当今世界的格局和人类未来》中,回顾了历史上重大瘟疫对中国的影响,分析了中美关系的僵局,也预言了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在大问题中,我们亦收获了来自长者与智者的真诚慰藉。

以耄耋之年,残弱之躯,他仍执着于为中国文化寻求出路,回应年轻人的疑问和失落,为这个动荡不安的世界提供解决方案。可能真正令我们感到动容的并不在于书籍本身,而是写作者的人格魅力。他的话语自带智慧的温度,抚慰我们于时代洪流与疫情所迫中无所依傍的灵魂。

在《龙与洋鬼子》中,我们聆听另一位100多年前的瑞典长者讲述他的中国之道。

对于了解中国考古的读者来说,安特生的名字并不陌生,这位来自瑞典的地质学家,是“北京猿人”“仰韶文化”等遗址的发现者,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其《中华远古之文化》《甘肃考古记》等著作曾引发国际学界关注。而在他的毕生著述中,《龙与洋鬼子》与众不同,这是他从1914到1925年间中国公务员生涯的亲见与亲历,也是他对20世纪初那个充满魅力、创伤与希望的万象中国的独特思考。

在安特生笔下,很少有对于中国所谓异国情调的猎奇式描述,或将国人归于人种学意义上的刻画印象。书中有承袭数千年农耕智慧的农民,有流连街巷、衣衫褴褛的乞丐,有“季节性就业”的土匪,有受人冷眼却始终乐观的苦力,有遇难矿工绝望的母亲,也有如祥林嫂般喋喋不休述说家门苦难的老妇……这些在大多数史书中湮没无闻的平凡生命,借由安特生的文字重新鲜活起来,将碎裂、模糊的历史图卷填补完整。他尊崇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也为中国传统精神的失落忧心。文字间流露出的,是对中国及中国人的真诚动人的情感。

历史中的个体书写

王钟儿,南朝官僚家庭的千金大小姐,一朝却在战火中家破人亡,被掠去北魏,沦为深宫的普通宫女,56年漫长余生,她经历一段段曲折离奇的皇权纷争,以普通人的身份被历史的洪流裹挟向前……北大历史系教授罗新,借一个宫女的墓志史料,以其一生描摹了一个朝代的兴起与衰颓。而这也正是大家关心历史的初衷:关注遥远时代的普通人。

2022年,大历史中个体视角的书写成为一个不能忽略的趋势。吴铮强的《罗建功打官司》,讲述20世纪初的龙泉,一个乡绅在时代更迭中的诉讼过程,呈现近代中国法律现代化进程宏大叙事中,个体跌宕起伏的命运。另一位历史学家王笛,在《碌碌有为》中,将民国时期普通的纺织个体户“杜二嫂”的人生经历贯穿始终。而作者的雄心,正是将大历史还原为个人行动与日常事件编织的奇幻网络。

对历史的记录,惯常于重视帝王将相和英雄人物,普通人在历史上几乎是缺席的,以至于鲁迅说,所谓的二十四史就是帝王家谱。2022年历史学家告诉我们:过往,受限于帝王将相们所左右的宏大历史叙事,我们总是渴望着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而正是一个个平凡微观的生命所度过的平凡生活,聚合为历史的洪流,推动着文明的进程。我们怎么理解历史,就是怎么理解这个世界的现在和未来。

女性主义思潮汹涌

2022年,女性主义思潮汹涌。在豆瓣的年度图书榜单中,前10位图书中有6本都与女性议题相关,这是往年从未有过的现象。

顺便提一下这6本书:张天翼的当代女性浮世绘《如雪如山》;八十多岁奶奶笔下令人窒息的“中国式婚姻”《我本芬芳》;以数据与事实全面论述女性处境的《看不见的女性》;揭示社会层面结构性“厌女症”的《应得的权利》;挑动对女性安全问题神经的《足利女童连续失踪事件》,以及高居榜首的关于东亚女性隐曲苦痛的两代人的思想碰撞《始于极限》。

我们选择这本上野千鹤子与铃木凉美对谈的热门新书《始于极限》,作为年度女性主义的必读书目,两位对谈者分别是全球最知名的女性主义领袖和日本最叛逆的人气作家。这本书也可以看作是上野千鹤子继《厌女》《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后又一爆款力作。

每一位女性都是生活的幸存者,她们迷茫,反抗,故作坚强实又遍体鳞伤,对谈围绕恋爱与性、婚姻、男人、工作、独立、自由等12大主题,聊透女性内心深处的愤怒与困境,堪称“性别对立时代的希望之作”,而上野千鹤子也在书中透露了她从未说出过的过往。

探寻应对危险与危机的历史方法

这是一本反思西方社会中个体和集体如何逃避历史的其恐怖的著作。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是制造不确定性的因子,历史学家鲁伊斯从心理史学入手,探讨“中世纪没落时期”的人们如何回应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面对掌控的局限所带来的深切生存恐惧,有人转向宗教谋求解释,有人拥抱无处不在的消费文化,有人沉迷转瞬即逝的快乐……书的基调更多是沉思,而不是说教。它没有指责或轻视人们逃避死亡的可悲尝试,只

是希望人们认识到各种可能性。这不是一本自助手册,但它见证了西方社会如何赋予人类痛苦和苦难经历以深刻的意义。

“现代化”与“反现代化”批判

在《持续焦虑》中,我们看到,从德国的反现代化论者哈曼、谢林和赫德、费希特等人的思想,到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如斯拉夫主义者,印度的甘地、泰戈尔,中国的张君劢、梁漱溟,日本的冈仓觉三和西田几多郎,直至当代的埃吕尔和马尔库塞,“现代化”与“反现代化”思潮的冲突从未终结,并将永远持续存在。

现代化是一个古典意义的悲剧,它带来的每一个利益都要求人类付出对他们仍有价值的其他东西作为代价。人们对平等、个人主义、科学和现代工业等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也为传统生活、家庭伦理与自然相契合大声疾呼。

作者艾恺认为,持续的反现代化批判的贡献与意义在于:在批判的过程中,辨明了现代化过程的真正本质,也确定了人类要付出的代价。

感知艺术的愉悦原则

选择艺术家大卫·霍克尼《春天终将来临》作为年度艺术类普及读物是因为这位耄耋艺术家始终坚持的一个观点:艺术应该具备内在的、深层次的愉悦性:“我认为艺术中有一个愉悦原则。没有这个,艺术就不会存在了。

霍克尼在书中描绘诺曼底的春天:“就像贝叶挂毯一样,画一幅很长很长的作品”。对他而言,排成一行的一百幅风景画将会带来与单独一幅风景画不同的效果,因为每一幅画都是对之前看过的画的强化。青岛西海美术馆开馆首展中,大卫·霍克尼那些用平板电脑绘制的色彩亮丽的生活图景让人心旷神怡,他总能够在日常中发现趣味,展现一种独特的生命力,他在书里的对谈中说:正如在梵·高的画笔下,一双破鞋子、一段枯木、一片荒草地,依然能变成充满生命力的作品。这也意味着艺术创作者需要具备一双不被肤浅的美迷惑的眼睛,需要在表象之下,挖掘深沉次的美。

探索人性与大地的诗意互动

当今的地理学著作缺乏戏剧性,地图、数据、描述和分析比比皆是,却没有豪侠之举,没有孜孜以求的精神。然而,在不远的历史中,地理学的确曾有魔力,并被认为是浪漫的。那是一个英勇探索的时代。探险家深入海洋、山岳、森林、洞穴、沙漠和极地冰原,检验着自己身体和精神的忍耐力……

在人文地理学之父段义孚的这部经典著作《浪漫地理学》中,他指出,若是将精神视为人类存在的核心,或许人类需要将整个宇宙当作游乐场:超越中庸之道,信奉诸如光与暗、高与低、头脑与肌肉等两极化价值,皈依一些并不满足生存需要,却迎合热烈的浪漫渴望的地理环境……阅读《浪漫地理学》,我们可以追随作者精妙的行文深入宇宙间光辉畅动与浑浊隐涩之地,感受人性与大地的诗意互动。如地理学者唐晓峰所言,段义孚是我们心中地理世界的发现者、揭示者、解释者。

来自汉学界的另一种声音

《另一种声音:海外学者访谈录(增订版)》的访谈对象囊括宇文所安、夏志清、李欧梵、王德威、葛浩文、顾彬等十六位汉学名家,访谈内容既涉及学术,又时而穿插闲话,机警回答与琐碎闲话的背后,渗透着学者们深厚的学养,当然,读者更爱那些对于熟悉的国内文坛大咖不同于常识的中肯评价。比如顾彬的尖锐:“鲁迅使我们看到法国革命以后,在欧洲社会于灵魂、精神上的各种变化起伏,但是苏童、格非、虹影等人的作品却从未使我思考。在他们那里,我找不到任何问题意识,如果有,我觉得那也不值得我去思考……”

这本书以一种比较理性的立场来审视评价海外汉学,而不是一味地肯定或否定,充分尊重文化差异和汉学家独有的文化视角,正如为之作序的北大教授乐黛云所言:既概观全局,又深入核心;既通透历史,又执着现状;既有理论深度,又是朋友间闲话家常,娓娓而谈,使访谈内容于不知不觉间,渗入读者心田,臻于润物细无声的妙境。

当青岛人将现代博物与传统神话入画

青岛人牛鸿志的《海洋生物精怪图谱》同时获得了致力于海洋题材跨文体写作的青岛作家盛文强和诗人桂鱼的双重推介。

盛文强的推介语:他绘制的二百多种海洋动物,用国画的材料和技术充当载体,蛤蜊、鲅鱼、坐蛸、海螺等青岛常见的海物,被赋予了拟人化的身体,在鳞片、触须、甲壳、长螯密布的丛林中,餐桌上常见之物纷纷变身龙宫水府的悍将,现代博物和传统神话实现了交叉,其考证文字则又兼顾了个体经验与民俗传统,读来如入深海,奇遇不断,而又跌宕自喜。

桂鱼的推介语:浓墨淡彩的古典图式,是造像、是考据、是风俗、更是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变形记”。理解海洋的兼容并包,理解海怪的人情世故,或许,也正是理解了我们自己。(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魏)

青岛日报2023年1月13日10版

阅读是很生物性很本能性的,就跟你体内缺什么营养会不自觉想摄取什么样的食物一般——

以阅读的“偏见”感观世界

被许知远称作“天下读书第一人”的作家唐诺说:阅读是很生物性很本能性的,就跟你体内缺什么营养会不自觉想摄取什么样的食物一般,就跟养猫养狗的人晓得它们会自己跑去野地找某种草吃一般,这不过度延伸不无限上纲的话,可以是相当准确的阅读判断。

读书的确是一件私属的事情,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阅读趣味与“偏见”。四位写作者向我们呈现了他们在2022年的阅读“偏见”,传递了对经典的推崇,文体的探究,小众的发掘,文本的忧思以及创作的观照。

青报年度书单·私享

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灵魂

作家杨志军在书中寻找契合的启迪者

杨志军的书单

■《重估俄苏文学》

李建军 著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恐惧与自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如何改变了我们》

(英)基思·罗威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恶之花》

(法)波德莱尔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探索者:人类寻求理解其世界的历史》

(美)丹尼尔·J.布尔斯廷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文艺复兴人》

(英)罗伯特·戴维斯/贝丝·琳达史密斯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神曲·地狱篇》

(意大利)但丁 著

译林出版社

把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融为一体的俄罗斯文学永远是世界文学的榜样,它们从普希金开始,经过果戈里、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莱蒙托夫、契科夫、车尔尼雪夫斯基、别林斯基,到后来的肖洛霍夫、索尔仁尼琴、帕斯捷尔纳克、阿赫马托娃、茨维塔耶娃、阿列克谢耶维奇等等,都能启迪人们走向一条净化灵魂的道路。

李建军先生的《重估俄苏文学》是一种精神再造的梳理,让我们可以重新认识世界顶尖级的文学带给人类精神的强烈冲撞力。就像他所说的那样:“伟大的俄罗斯文学的经验和标准,永远不会过时,永远值得我们珍稀。它们“对人道主义精神的执着守护,对精神信仰的坚定捍卫,对上层社会的批判,对底层小人物的同情,对罪恶和苦难的极度敏感,对善良和拯救的深切焦虑,对大自然的诗意描写,对人类生活的温情叙述”,是文学的价值所在,也是文学艺术以及一切人文科学之所以存在的理由。作为一个评论家,李建军先生通过剖析一系列享誉世界的经典文本,给当下的文学树起了一面镜子,他带着一种使命感,传递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忧患和期待。我们缺少的、疲软的、丢失的,正是李建军先生希望拥有的、坚挺的、拾回的。《重估俄苏文学》是一本值得阅读和收藏的书。

另一本值得收藏的书应该是《文艺复兴人》,里面介绍了94位复兴巨匠,200余幅世界名画。它告诉人们“在一切形式中,最美的是人的形式。”就像恩格斯所言:“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产生了巨人的时代。”时至今日,人类仍然需要点燃理性和思想的火种,仍然需要用遥远的灯塔来营造精神亮度,仍然需要通过更新认知来驱散迷途中的黑暗,仍然需要发掘良知和美善重建理想的社会体系。

书都有自己的灵魂,这两本书的灵魂跟一切努力求索、不肯失去“人”的标准的人格外贴切。

还有一本令人读之不快的书,名叫《xxx动物志》,居然会这样介绍鹃鸽:“体羽特别,有观赏价值。肉嫩味美,为狩猎鸟之一”云云,既然是“保护鸟类”,怎么又是“肉嫩味美”呢?对翠鸟是这样介绍的:“骨、肉入药,有解毒、通淋的功效,主治痔疮、淋症、鱼骨哽咽等症”,甚至还附了药方。这可是动物志啊,怎么成了野味大全?……翻遍这本野生动物志,到处都是“肉可食”、“味鲜美”等等所谓经济意义的说明。我想到的是,动物学家都是热爱动物的,怎么同时又在出卖动物呢?很多野生动物已经灭绝或成为濒危动物,怎么还要研究其营养价值、医疗用途呢?统统忘掉吧,人类不需要这些知识。

好的诗歌都有冒犯性和实验性

青岛籍诗人、评论家李壮诠释他的2022诗歌态度

李壮的书单

■《悲伤或永生:韩东四十年诗选》

韩东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水调歌头》

胡弦 著

中国言实出版社

■《千里江山图》

孙甘露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命运》

蔡崇达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广州出版社

■《浪的景观》

周嘉宁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诗人”,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身心状态:对世界和生活敏感,心里眼里有超越性的东西,并且恰好在有些时候,会使用分行文字来作出足够有技术性的表达。我最喜欢的诗人,一位是外国的、已作古的,希腊诗人卡瓦菲斯。另一位是中国的、还在世的,韩东。他们两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能够使用最平常最简单的语言,去触碰到生命里最深最本质的东西。

这几年负责编选中国作协版本的中国诗歌年选,每年看的诗很多,读到的好诗也多。如果要说印象深刻的一首,我会说是沈浩波的《金色手表》。原因有三。一,这首诗写的是非常普通却很有意味的日常经验,像诗的最后两节:“有一天我想起/这块金色的手表/想起她递给我时/脸上有种/看起来很随意的表情/就好像送出了一件/不值一提的东西/而我竟真的以为/它是不值一提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看起来确实不值一提、却又怎么可能真的不值一提。 从日常里写出永恒感,这是诗的正道;二,这首诗的作者是沈浩波,许多人一提沈浩波就想起“下半身写作”,其实那早都是诗歌史的旧黄历了。沈浩波现在的诗有很多非常深沉。诗歌与诗人都是运动着的,问题是,许多普通读者的印象和想象还静止在十几二十年前;三,这首诗基本是使用口语,就像聊天说话。这是当下诗歌一个很重要的向度。普通读者或许会觉得,使用口语的诗不像诗。这是一种误解。使用书面语和使用口语都可以写出好诗。倒是那些过于晚会腔、全都是宏大话语和口号抒情的诗作,看上去很像诗、但百分之九十以上都不是好作品。

关于诗歌的审美,有一种有趣的时差:朦胧诗时代,绝大多数人对于诗歌的审美,还停留在政治抒情诗的时代。现在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多年了,绝大多数人对于诗歌的审美,则又停留在朦胧诗的时代。朦胧诗时代有很多读者,觉得朦胧诗是胡乱写,“再也没有以前那种好诗了”。到了今天也一样。这很正常。好的诗歌都有冒犯性和实验性,它是民族语言形式的“抢跑者”。它先尝试,过一段时间之后,这种语言方式再被大家普遍接受、成为母语中的有机一部分。因此,今天的诗歌经典,不一定要流行于当下,可能过几年、过十几年才被普遍认可。

关于诗歌优劣的衡量标准,我认为一是对汉语的使用是否有新意、有质感,二是能否接近时代情绪或生命本真。至于统一标准,很难有也不必有。一枝独秀不是春嘛!文艺作品都是统一模样可太可怕了。

另外多说一句,现在诗歌的传媒环境和教育基础并不好。许多问题根源在此。举个例子:我们到网上去搜,“2022年优秀诗歌”这之类的关键词,搜出来的结果多半是乱七八糟乌烟瘴气,全是些不靠谱的东西,里面的内容根本没法看。真正的好诗不太容易走到读者面前,读者都没见过最新的好诗,怎么能有好的审美?在这个意义上,诗歌自身的传播工作必须要做得更好才行。

文体家的冒险,如鼹鼠在黑暗中掘进

跨文体写作的盛文强诠释他的小众阅读趣味

盛文强的书单

■《思考的纹章学》

(日)涩泽龙彦 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

■《眼泪》

(法)帕斯卡·基尼亚尔 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寻找灯塔》

(英)汤姆·南科拉斯 著

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契诃夫手记》

(俄)安东·契诃夫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

(俄)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 著

乐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里山异兽谭》

(日)早川孝太郎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年齿渐增,阅读口味愈发挑剔,难以忍受精神食粮里的添加剂和地沟油。这里罗列的书,都是今年出版的新书,算是本年度印象比较深刻的几种,它们似乎都不那么合乎“规范”,也都不太容易归类,这样的书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涩泽龙彦的《思考的纹章学》提供了一种随笔写作范式。对古典博物志熟谙于胸,又能还原和呈现情境,并引入大量新异的个人思考,从中拓展出一个万花筒式的全新世界。他一度沉迷于陀螺、洋灯、炭斗、迷宫,并认为这些奇妙之物都在绕着看不见的轴心兀自旋转,于不经意中描绘着古典时代的纹章。

《眼泪》写的是法语如何诞生的故事,然而故事隐到幕后,时隐时现,文本实验贯穿始终。可以看作是文体家的冒险,如鼹鼠在黑暗中掘进。不断游走于历史、传奇、艺术、个体经验之间,智识超拔,轻捷凌厉,而又归于优雅绚丽,一些“美的碎片”交叠出现,令人目不暇接。

《寻找灯塔》是英国七座离岸岩石灯塔的探访之旅,由灯塔为参照物,进入英国的航海史,角度精准。这位英国的八零后,选择了一种有难度的写作方式,身体力行的执着和坚韧,既有面对历史的“坚硬”,又有主观细节的“柔软”,在观照灯塔的建筑艺术和导航功能之际,并没有忘记生活在圆形房屋里的看塔人。

电光石火的片段稍纵即逝,契诃夫在笔记本上记下了灵光一闪的瞬间,这本《契诃夫手记》中的细节后来也被他用在小说里,充当着小说的骨架。手记只是“原始素材”,或者是“边角料”,从中能看到一个作家的思考轨迹。相对于他的小说,还是手记更有穿透力,充满了契诃夫式的刁钻刻薄,有时候仅靠只言片语,就直接戳中了时代的画皮,足以让伪君子和小丑们张皇失措了。

大凡民间故事的背后,都有一些规律,而一旦总结出规律,似乎就意味着此类故事堕入了俗套。《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以人类学视野研究民间故事,情节的转折,关键物件的出现,每次峰回路转的背后,都包藏着人类童年时代的潜意识。内心的古老诉求,在暗中充当着故事的推动力。回到神奇故事的母题,就是直面人类自身的历史。

野猪胆能解毒,鹿角做挂钩,狸能变成人形,山野兽类的怪谈自有奇幻迷人之处。《里山异兽谭》里的动物多是带有传奇色彩,或者不为人知的民俗经验,呈现人与动物的古老关系,随着野生动物大量灭绝,这种关系也随之松动、剥落。

把握公共性中的私人趣味

良友书坊策划编辑、青年作家桂鱼,以书店人的名义选书

桂鱼的书单

■《草坪的复仇》

(美)理查德·布劳提根 著

潘其扬 肖水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羽:由凡入神的历史与想象》

(荷兰)田海 著

王健 等译

新星出版社

■《乐园之丘:权力诞生与被剥夺的历史》

(荷兰)米尼克·希珀 著

王晚名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恋恋红尘:明清江南的城市、欲望和生活》

李孝悌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故事的废墟》

邓观杰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入魂枪》

石一枫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我的无限痴迷:贝托鲁奇电影随笔》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著

文偲 译

中信出版集团

对大多数人而言,在大多数情况下,阅读或许只是一趟充满好奇的旅途。正如卡尔维诺在《寒冬夜旅人》中所追问的:“什么故事在那头等待结束?”而对书店人来说,尽管选书、进书、荐书、卖书都已成为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唯有阅读本身,仍然牢牢地把握着公共性中的私人趣味。或许,也正是这部分私人趣味,在不知不觉间塑造着一家书店的气质。

天晓得我是多么热爱布劳提根,热爱他与众不同的酒鬼文学,热爱他率性纯真而又富有浓厚文学气息的口语写作。这本《草坪的复仇》是我2022年小说类的NO.1,它不是单纯的小说,而是诗小说,或者小说之诗。

跟上一本引进国内的《在西瓜糖里》相比,《草坪的复仇》显然要清新明快很多,但布劳提根一以贯之的超现实主义意象,仍然时不时地出现在日常故事中,他用这样的方式为无聊赋值,为底层民众造像,为那些曾经在前方闪闪发光,却终于没有实现的理想,造一座无中生有的纪念碑。布劳提根的关怀,是诗意的,是天真的,也是独一无二的。他像个孩子,读他的书时,我也像个孩子。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封面设计与内容高度契合。再也没有比这更让人开心的事情了。

在2022年引进的女性主义相关著作中,荷兰女学者米尼克·希珀所著的《乐园之丘》,是不可忽视的一本佳作。作为一本学术著作,它意外地好读,从天后赫拉到西王母,高高在上的女神何以失去她们的权力,读完这本书,答案或许会更明朗一些。

2022年再版的《恋恋红尘》,无疑是今年历史类新书的最大惊喜。从16世纪到18世纪,商品经济对于中国社会的冲击,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种种改变——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道德观念——缓慢地将这个古老的帝国推上了现代化的轨道。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李孝悌盘点了江南城市中的士庶逸乐、商人生活、流行文化、宗教活动等种种社会现象,又以文人生活和文学轨迹为线索,渐次描绘出一幅“江南百景图”,是传统中的自由,是礼教世界之外的嘉年华,也是城市生活中的无限洞天。

我对马华文学的了解,始于黄锦树,但今年读到的邓观杰的短篇小说集《故事的废墟》,犹如一条走出热带雨林的小径,那个九零后的写作者,磕磕绊绊地在前摸索,在他的身后,那些祖先们的幽灵,正在沉默地目送他远去。作者借小说人物之口发问:年轻一代的写作经验从何而来?当文字上传到互联网,是否便如民间口头文学一般,具有了共同/集体经验的性质?或许,对这个问题的思索,同样适用于当前的华语写作。

读鲁奖作家石一枫的《入魂枪》,是因着一场活动邀约,但读完以后,决定将这本列入今年小说类的十佳,或许是因为,80后的我,对书中所描写的时代,有着再深不过的共情。一段关于电子游戏竞技的传奇故事,是70末,80后和90初的集体记忆,也是一个远去的江湖。每个少年心中都有江湖梦,梦醒了,就是现实。

作为青岛文学馆放映室主持人,对电影的偏爱,决定了我的年度书单中,必须要有一本电影类的新书《我的无限痴迷:贝托鲁奇电影随笔》。贝托鲁奇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导演,今年也是第一次读到他作为影评人所写的文章,惊叹于他的诗意与犀利,也折服于他的巨大能量。巴黎的戏梦人,永远活在电影中。

责任编辑:岳文燕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