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节奏、控制进程、拉平曲线、推后峰值。”这十六个字是山东对当前疫情防控新形势新任务进行精准判断后,做出的科学应对之策。
在这十六个字中,“拉平曲线、推后峰值”更是当前疫情防控的关键所在。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拉平曲线、推后峰值”?记者采访了市卫健委等部门有关负责人。
(资料图片)
1、什么叫“拉平曲线、推后峰值”?
答:“拉平曲线、推后峰值”,通俗地说,就是大家不要挤在一起“阳”,避免短期内大量人群同时感染,造成发病曲线陡然上升,要让更多的人感染的时间越晚越好,让这一波感染的发病曲线尽量平缓、高峰出现的时间尽量晚一些。
在感染人群数量大致不变的前提下,感染的时间轴拉得越长,平均每个单位周期内感染的人数就相对减少,可以说是变相“稀释”了人群的感染数量,这就是“拉平曲线”。
“扎堆”感染的情况出现得越晚、同时感染的人数越少,疫情走势就越平稳,人群发病的高峰就会越晚出现;越晚出现发病峰值,病患对有限医疗资源的“竞争性挤占”就越少,这就是“推后峰值”。
打一个通俗的比方,同样是100位病人,是在一天之内都到医院去看病,还是在10天之内陆续去医院看病,就诊效率和因医疗资源的竞争而带来的对健康结果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拉平曲线、推后峰值”,就是要让大家别一起发病,尽可能让感染发病的曲线平滑而不是以“锯齿状”呈现;即使出现了峰值,也尽量地让它推后,以为医疗资源赢得更多准备时间,从而极大地改善对病人特别是重症病人的健康服务。
2、为什么要“拉平曲线、推后峰值”?
答: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表示,中国人口基数很大,很短时间内大规模感染新冠肺炎的话,不但影响正常生活秩序,还有可能导致新变异株的出现。对于“一老一小”占比高的山东来说更是如此。
作为人口大省,山东65岁及以上、14岁以下人口分别占比15.9%、18.4%,这“一老一小”是受病毒影响最大的人群。尤其当下正值呼吸道疾病多发的冬季,如果同时得了流感和新冠肺炎两种疾病,无疑更容易导致重症的发生。
更何况,如果“曲线不平”“峰值很高”,就意味着在短期内有大量人群被感染,这极易造成医疗资源紧张。到时候别说治疗新冠肺炎,连很多基础的医疗服务需求都将得不到满足,可谓“难上加难”。
所以,“拉平曲线、推后峰值”,就是在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这一“拉”一“推”之间,就能给医疗物资储备、医疗救治服务、疫苗接种等工作赢得更多时间,为挽救更多生命打好“提前量”。
3、青岛有哪些举措?
答:建立分级分类诊疗体系,青岛已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等组织建立了3371个诊疗点,开展“医+药”双下沉服务,社区(村)医生首诊在基层,为有需要的患者免费发放爱心药物包;同时,社区医生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对患者实施转诊衔接,把病人转到相关医院。
这些诊疗点为新冠肺炎治疗搭建了第一道“防线”。在这里,对有需要的患者发放爱心药物包,并不是一项普惠性、单纯性发放药物的过程,而是一个由基层医生先诊断、后配药的一体化医疗服务。
发挥好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日常服务、问诊配药、转诊衔接等功能,通过基层首诊、按需转诊,有效减少了病人“无序”的、“非必要”的就医活动,让诊疗更加有序化,从而减少“小病去大医院”和“非急救打120”等对医疗资源挤兑和密集场所交叉感染的现象。这是“拉平曲线、推后峰值”的有效举措之一。
4、“拉平曲线、推后峰值”,每个人能做什么?
答:首先,当然是要尽量做好个人防护,争取“晚阳”“不阳”。因为挤在一起“阳”极易导致全家一起“阳”,这时候外卖配送也在“阳”,药都很难买,麻烦可想而知。
万一真“阳”了,也不必惊慌,一般来说居家休息的同时对症服药,7天左右都能好个“差不多”。如果挤着高峰一起“阳”,大家都冲到医院去,很有可能面临没病床,甚至没有不“阳”的医生、护士提供治疗。
最重要的是,要想方设法保护好老人和孩子。让老人尽早接种疫苗,能有效降低重症风险,尤其是尽可能让80岁以上的老人和有基础病的老人躲过社会上挤着“阳”的高峰。
先躲过这个冬天“阳”的高峰期,等到天气暖和了,疫情更弱了,医疗也能保障了,我们就能迎来疫去春来。(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
责任编辑:岳文燕
(作者:耿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