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 2023-08-11 10:21:57
台风“杜苏芮”给京津翼地区带来暴雨,再加上地理等因素,引发了涿州洪灾。当地被淹没的近百家出版社书库,以及被困在高层的居民,一直受到公众的密切关注。
8月上旬,新周刊记者实地探访了涿州市码头镇的书库及其周边地区,了解灾后的重建情况。大多数地方的洪水已经退去,专业队伍正在开展灾后的清淤和消杀工作。但在小部分地区,人们仍要面临近一米深的积水和满地狼藉。这注定是一个漫长的重建过程。
作者 | 朱恺
【资料图】
编辑 | 晏非
题图 | 朱恺
涿州这座城市,在水里浸泡了将近一周。
在分析涿州受灾严重程度时,@中国气象爱好者 如此比喻:(就像)小河沟里凭空多出一条大江,(以)毛细血管的体量承担主动脉的任务。
更直观的视觉冲击,则体现在互联网上被转发的视频中。被浸泡在水里的车辆、漂浮的动物尸体、深夜奔波的救援队,无一不让人感受到形势的紧迫。
8月8日,涿州的洪水开始退去。
早上7点,我抵达涿州东站。天上正下着零星小雨,街上只有环卫工人在清扫街道,空气中隐约有一丝尘土的味道。主城区的表面已经恢复整洁,但这座城市的内里依旧伤痕累累。
走近查看停在路边的车辆,残留的淤泥和水迹线依旧能让人感受到洪水的“余威”。大部分地区的生活用水尚未恢复供应,不少地方都贴着“因厕所停水暂停使用”的字样。
对公众来说,涿州最危急的时刻已经过去。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队和志愿者还没来得及喘气,就连夜转移到下一个地点:涞水、五常、牡丹江……在那里,还有很多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居民等待支援。
这场抢救“手术”,涿州市民熬过来了。但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加漫长的康复期。
洪水过境后
“我一哥们住在码头镇上,一连几天没水、没电、没吃的,家里两台车全给泡了,农作物全完了。这段时间先是水灾,又是地震,这玩意儿谁受得了?”
司机老刘开着车,一路讲述着这几天发生的事情,至今心有余悸。
从涿州东站出发,一路向东北行驶18公里,就是本次行程的目的地——码头镇的西南物流园,中国近百家出版社在这里设库房。老刘很了解这一带,他之前在这边干过几年快递,“当时觉得,做图书的还是聚在一块好,找书也方便,缺什么书,马上就能从另一家借到。”
现在情况不同了。因为码头镇的地理位置特殊,北拒马河、琉璃河、小清河、大石河都在这里交汇,因此这里成为了本次涿州洪灾受灾严重的地方之一。“聚在一块”的书库无处可逃,瞬间被暴雨和洪水包围,迎来“灭顶之灾”。
谈话间,汽车驶进码头镇的村落。我发现,路边不时会出现横陈的动物尸体和枯死的庄稼。几个村民忙于用铲子清理自己家中的淤泥和污水,还来不及处理这些死物,空气中弥漫着一阵强烈的腐臭味。路上有不少京牌车辆匆匆驶过,大多是收到通知的出版社工作人员。他们终于可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到库房查看情况、清点损失。
涿州码头镇上的街道,一边是死去的鱼和庄稼,一边是幸存的牛和家具。(图/朱恺 摄)
上午11点,我们与北京时代华语总裁冉子健会合,进入西南物流园。他们的书库位于物流园东区,占地8000平方米,拥有300多万册、价值约2.2亿码洋的图书,是本次受灾严重的出版企业之一。
位于东区入口的西南物流仓库地势较高。工作人员用木板搭了一座小桥,很快走进库房,开始有序清理受损的书籍,排掉废水和淤泥。但是再往里走100米,北京时代华语的仓库前仍有深达80厘米左右的积水,外来人员只能穿上防水服,或者排队乘坐唯一的充气橡皮艇进去。
他们的书库后墙被冲垮,几本书和死鱼一起被冲到上坡处,一本《许渊冲:永远的西南联大》的封面被泥浆覆盖。编辑老师凑上前去,勉强辨认出几个大字:“这是我们的书啊,都冲到这儿来了。”
在20分钟的等待后,我们坐上充气橡皮艇抵达书库门口。由于水电尚未恢复供应,书库的电子卷帘门无法打开,工作人员只能爬窗进去。地上仍有大量淤泥和积水,大部分散落在地上的书已经被淤泥包裹住,无法辨认出书名。
在书店书架或网站展示页上,书籍会被划分为很多种类——人文社科、历史科普、经管励志……但眼下,在这间不到5000平米的库房里,剩下的只有两种书——被水泡过的和正在发胀的。“上层的书虽然有塑封膜,但是也受潮发胀了,之后会发霉变质,没办法卖出去。”
半小时后,大家从充满霉味的库房出来,又穿着防水服一路蹚水走回岸边。这里没有信号也没有吃的,几个人蹲坐在地上开始犯愁。
这几天,团队在天津找了一个临时的备用库房,又加急让印厂印了一批畅销书,解决燃眉之急。库房这边要先等园区排水完毕,才能开展后续的清淤和消杀工作。“抽水机就在门口等着,但现在水位和外面持平,还没办法开始排水,什么也做不了。”
中图网创始人黄平和他的同事则于8月9日抵达库房。此时洪水已经退去,他们拉来一台发电机和大铲车,正式开始了清淤工作。
一方面,团队急着将受潮的书籍转移到临时仓库;另一方面,他还在和回收泡水书的造纸商洽谈价格,这个过程预计至少要持续两周时间。
为了确保现场的安全,黄平为团队购买了消毒液、花露水、胶鞋、手套等工具,还让同事穿上了施工用的荧光背心,生怕有人因为过劳或者闷热而晕倒却没人发现。“现在哪怕是上个厕所,我也要让同事报备一下行踪,因为仓库面积还是挺大的,地板也特别滑。”
中图网团队正在清扫污水及淤泥。(图/微博@中图网官方微博)
中图网的库房存有400多万册书籍,如今不少都已化作泡影。黄平和几个同事在书库拼命翻找,希望能找到一本完好无损的书,结果在快绝望的时候真的找到了一本中华书局的《阿伦特》。
“我们是以图书尾货为特色的网上书店,虽然这里并没有民国之前的、特别珍稀的老版书,但不排除它对某一个读者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所以能找到还是很开心”。
目前,中图网推出的“文创加油包”销量已经超过20万。爱心书友的支持,大大缓解了团队在资金上的压力。至于之后的库房要搬迁还是留在原址,黄平和图书行业的朋友有讨论过,但目前还没有太多的精力去想这件事。
由于图书投保的风险太高,业内成功购买保险的同行寥寥无几。少数投过保的企业要求保险公司出险理赔,但对方听说水位还没退去,就不愿意过来了,说来了也没法施救。
“这次洪灾之后,或许是因为各方面的呼吁力度很大,也有一家保险公司通过朋友联系我,说过段时间可以谈一下投保方面的事宜,我想他们也在想办法给我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对此,黄平认为很难,但还是有信心。
漫长的重建
不到一周的时间,涿州反复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不少人自发前来出力,试图帮这座城市渡过难关。据央视报道,洪灾发生后不到24小时,涿州增加了近1.7万个外地手机“信令”,大部分人来自山东、河南和北京。
95后的东北人凯文是其中一位志愿者。从洪水来临时到灾后,他多次来到涿州进行支援,陪伴这座城市捱过最艰难的时期。
8月3日,涿州百尺竿镇,一位自来水厂老板发出定位和求救信息。在微信群里看到信息后,接受过水域救援、医疗急救等专业培训的凯文,决定带上水、住宿帐篷、睡袋、充气橡皮艇等装备,第一时间前往现场支援。
在对其中一村落的水况进行风险评估后,凯文将自己的充气橡皮艇展开,协助救援队伍,分别将5位灾民从被淹的房屋转运到临时安置点。当天,该受灾点一共成功转移了150人。
当时,水面上已经漂浮着不少动物尸体。凯文发现,有只猪站在水泥管道上,水已经快没到猪蹄子。因为当天晚上还要泄洪、水位会持续涨高,他喊上另一位搜救队员帮忙,一人拽着猪耳朵、一人抱着猪肚子,将它抬上了充气橡皮艇,转运到临时安置点旁的一户人家中。
8月5日,凯文和朋友再一次带上充气橡皮艇前往涿州,想看看有没有能帮上忙的地方。此时,涿州的灾民转运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新一轮的需求是救灾物资。于是,他们转去佟村和刁三村,参与物资捐赠与运输,“眼下居民最需要的,是干净的水、食物、卫生用品、小孩衣物、床单被褥等。”
同日,涿州市对主城区开展全面消杀。大部分地区的洪水已经退去,工作人员用喷雾器、弥雾机、雾炮车等设备进行排水、清淤、消杀等工作,同时对动物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
涿州正在开展消杀工作。(图/朱恺 摄)
对于外界来说,涿州的救援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但对于当地市民来说,洪水退去之后,漫长的重建才刚开始。
从码头镇一路走过,我们看到有位村民的家已经被冲垮。他就地支起一个牛津布帐篷,在原地展开躺椅休息,树边拴着几只幸存的牛羊。在路边,一些人正打电话向同伴汇报家电、牲畜等财产的损失情况,检查车辆是否可以维修。一辆又一辆载货车运着受损的汽车往前方开去,扬起大片尘土。
不少住在小区的居民,家中也是一片狼藉。他们在群里互传消息:水位退去后,回到家里要第一时间拍照留存,为泡水的房屋、家具、家电留下影像资料,证明自己的财产遭受了损失。8月7日,涿州市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员称,涿州市正在展开受灾情况的统计工作,“先统计出各村受灾情况上报所属辖区,最后再统一上报市政府。”
已经受损的财产不可挽回。与此同时,市民的生活秩序也尚未回归正轨。
7月31日起,涿州市区的地表水厂遭受洪水冲击,水厂设备受损严重,主城区供水停运至今。涿州冠云东路一家酒店的前台告知我们,现在整个城区处于断水状态,“目前所有的酒店都是这样,从8月1日开始就没法喝水、洗澡了。应急的备用水是不能食用的,旅客上厕所,得到一楼排队。”
受限于此,涿州市区的大部分商家也尚未恢复营业。主城区相当繁华的商圈之一、文化广场对面的宜家旺广场,目前仍开张的店铺寥寥无几。位于二楼的理发店尚在营业,理发师蔡先生告诉我们,这家商场的楼上有一个蓄水池,不少人来这里接水洗头,这几天还能勉强撑一撑。
但有水的日子不远了——8月9日,地表水厂电力供应已经恢复,涿州市仍在组织作业人员对水厂进行清淤和设备抢修,争取尽快恢复城区正常供水。
很长一段时间内,居民喝水洗澡也成了问题。(图/朱恺 摄)
8月9日,财政部、水利部紧急预拨10亿元,对国家蓄滞洪区运用期间群众的农作物、专业养殖、经济林、住房、家庭农业生产机械等水毁损失予以补偿,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如今,涿州洪水退去,淤泥更深。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陆续离开涿州,“逃难”的市民开始返回自己的家。不少灾后注意事项,开始在互联网上被反复转发:不要喝生水及地下水、不吃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洪水过后房屋要彻底清洁和消毒……
10天的时间里,这座城市经历完一场“大劫”,还在缓慢疗伤。街道上仍有一些尚未开业的店铺,在门口的滚动屏幕上反复播放相似的话,朴实地记录着老百姓的心愿:“天佑涿州,愿平安。”
有人离开,有人回来。(图/朱恺 摄)
(文中未标注图源均为朱恺 摄)
校对:杨潮,运营/排版:鹿子芮
电脑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