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初秋是吃大闸蟹的好时候,大闸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东同胞的喜爱。大闸蟹的吃法有蒸大闸蟹、辣大闸蟹、食材煮大闸蟹、葱炒大闸蟹、辣蟹、蟹锅。
大闸蟹是河蟹的一种,学名为中华绒螯蟹。在我国北方从辽河以南到珠江的漫长海岸线上分布广泛,其中长江下游太湖、高邮湖、阳澄湖的螃蟹是上品,长江水系产量最大,味道最鲜美。大闸蟹一般指长江水系的中华绒螯蟹。现在引进到五大湖地区,大闸蟹已经在长江口附近繁殖繁殖。它们长成幼蟹后,逆着长江迁徙,在长江下游的湖泊河流中生长。大闸蟹的名字来源于吴语。
大闸蟹营养丰富。按照《本草纲目》的说法,螃蟹具有舒筋益气、和胃消食、疏通经络、祛各种热瘀的作用。蟹肉味咸寒,具有清热化瘀、滋阴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肌腱损伤和骨折、过敏性皮炎。蟹壳烧灰,混合蜂蜜,可以外用治疗黄蜂螫伤或其他未知的肿胀。蟹肉也是儿童的天然滋补品。经常食用可以补充优质蛋白质和各种微量元素。初秋是吃大闸蟹的好时候,包括清蒸大闸蟹、麻辣大闸蟹、配料煮大闸蟹、葱炒大闸蟹、麻辣蟹、蟹锅。
蟹肉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高于其他陆生和水生动物,维生素B2比肉高5-6倍,比鱼高6-10倍,比蛋高2-3倍。维生素B1和磷的含量比普通鱼类高6-10倍。大闸蟹每100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7.5克,脂肪2.8克,磷182毫克,钙126毫克,铁2.8毫克。蟹壳富含钙,还含有蟹红和蟹黄。中医对螃蟹药用价值的认识由来已久。按《随息居食谱》“养骨髓,养肝阴,灌胃液,养肌活血,治坏疽,愈核”。现代《中药大辞典》说它的主要作用是:“清热、活血、续伤、治筋骨伤、疥疮、漆疮、烧伤”。
螃蟹好吃是众所周知的。而这种美味来自于螃蟹的营养价值。螃蟹的可食部分含有80g水、14g蛋白质、2.6g脂肪、0.7g碳水化合物、0.141g钙、0.191g磷、0.08g铁、0.0051g维生素A230国际单位、核黄素等。每100克螃蟹含有10多种游离氨基酸,其中谷氨酸、脯氨酸和精氨酸更丰富。大闸蟹还富含一种叫虾青素的物质,属于类胡萝卜素,是虾类、蟹类、三文鱼等甲壳类动物的主要色素。为红棕色粉末,熔点224,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丙二醇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易被光、酶、热、氧化物破坏。
蛋白质是人类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蛋白质中的主要氨基酸有20种,螃蟹中有10多种,对那些蛋白质摄入过多,在手术、生病、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后需要补充营养的人有很大的好处。另外,螃蟹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有助于皮肤角质化;对儿童佝偻病和老年人骨质疏松症也有补钙作用。
[db: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