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食财经 2023-08-02 11:13:31
继高增长不再后,“奶酪第一股”妙可蓝多业绩又惨遭“大变脸”。
近期,妙可蓝多披露2023年上半年财报预告,报告显示:预计公司 2023 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 2600 万元— 3400 万元,同比下降 74.24% — 80.30%;预计 2023 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为 200 万元— 400 万元,同比下降 96.55% — 98.27%。
妙可蓝多方面解释今年上半年业绩下滑原因主要有:一是上半年国内消费需求整体复苏较慢,公司奶酪业务收入和整体营业收入同比有所下降;二是主要原材料成本较去年同期上升,包括人民币汇率贬值加大进口成本,加上本期锁汇收益减少以及利息净支出较去年同期增加,导致净利润大幅下降。
(相关资料图)
值得关注的是,国内奶酪行业增速亦在发生显著变化,行业增速由原来的高双位数增长到降至2022年的6.5%。奶酪行业或正面临变革时刻。
01
妙可蓝多陷入亏损
2018年,伴随着一首由《两只老虎》改编的广告片的地毯式投放,妙可蓝多迎来爆发式增长。
数据显示,2018-2021年的四年间,妙可蓝多平均增速接近150%。2022年营收48.30亿元,同比增长7.84%,归母净利润出现五年来的首次下滑,同比减少12.32%,但整体处于盈利状态。
2023年一季度,妙可蓝多实现净利润2420万元,扣非净利润586.90万元。结合妙可蓝多近日披露的半年报预报,这或意味着妙可蓝多第二季度在不考虑政府补助、理财收益等非经常损益的情况下,扣非净利润预计在-190万元至-390万元之间,“奶酪第一股”妙可蓝多在高增长之后,2023年第二季度陷入亏损。
对此,分析人士表示,妙可蓝多的问题在于,大单品主打细分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会面临瓶颈,如何突破,扩人群、扩场景是他们在关注的方面。从妙可蓝多近两年的动作来看,其有意在将奶酪品类向家庭消费延展,而不仅仅是面向儿童。但是业绩数字说明,明显的突破还未出现。
值得关注的是,关于妙可蓝多亏钱原因,除了被业内熟知的营销费用高企问题,在成本问题上,低产能利用率与高维护成本,成为妙可蓝多不可回避的问题。
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末,妙可蓝多奶酪棒、马苏里拉、其他奶酪、液态奶及含乳饮料的产能利用率均不饱和,分别为42.86%、79.52%、48.68%、35.35%。相较于2021年,妙可蓝多奶酪棒和其他奶酪业务产能下滑在20%左右。在产能利用率下滑明显的同时,妙可蓝多曾披露募资建厂计划。若募投项目部分投产,使得更多产能处于闲置状态,这或对妙可蓝多而言只是徒增营运成本。或基于此,妙可蓝多选择延期项目,并在2022年重金理财。2022年,妙可蓝多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比增长226.86%至17.98亿元,在持有期间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合计为5908.43万元。同年,妙可蓝多净利润1.35亿元。
02
奶酪行业走入“变革期”?
理财获利、主业亏损……“奶酪第一股”妙可蓝多的现状或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奶酪行业的不景气。从行业来看,2018年到2022年,国内奶酪品类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0%,但在从2022年开始,奶酪行业增速降至6.5%,高增长戛然而止。
行业为何会陷入如此窘境?一方面,或是国内奶酪企业主攻儿童赛道,消费见顶;另一方面,中国奶业协会名誉会长高鸿宾认为,中国与西方奶业消费的差距,主要是在产品消费结构上,国外乳制品消费中,奶酪的占比较高,而国内则以液态奶为主,但单位时间内消费者饮用液态奶的消费量是有上限的。“由喝转吃”的消费者培育,或是奶酪赛道破局的关键。
相关数据亦表明,奶酪市场渗透率依然很低。2022年,其渗透率仅有33.5%,与口香糖差不多,远低于饼干、膨化食品等。
目前来看,奶酪的市场受限,但竞争却在近两年悄然打响。2020年底蒙牛将妙可蓝多收入麾下、2021年君乐宝入股思克奇。奶酪博士、妙飞、吉士汀、酪神世家等新品牌兴起,百吉福、安佳等国外老品牌的布局……作为一个低门槛、高同质化的赛道,竞争愈发激烈难以避免。
市占率方面,2022年,妙可蓝多、百吉福、伊利、乐芝牛、安佳紧随其后,分别为30%、21%、5.7%、4.2%、3.7%。 百吉福与妙可蓝多的龙头之战或亦是未来的一大看点。
同质化式竞争加剧,行业发展陷入“瓶颈”期,正是奶酪市场目前面临的两大挑战。突破此类困境,不仅需要奶酪切入更大的消费空间,做好消费者培育,亦要企业做好差异化创新,为奶酪市场注入“活水”。
电脑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