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6个世界孤独症日即将到来之际,3月31日,青岛市孤独症教育联盟成立。联盟由青岛市晨星实验学校担任核心校,青岛市中心聋校、青岛三江学校等其他18所招收孤独症学生的特教学校、幼儿园作为首批成员校,建立青岛孤独症教育共同体。
从点到面实现特教优质资源共享
从全国范围看,青岛的孤独症教育有着绝对的优势:研究起步早、师资力量强、课程成体系。
【资料图】
在青岛,基本上所有孤独症患儿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轻度的孤独症孩子可以选择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中重度的孤独症孩子到特教学校就读,或者接受送教上门的服务。但一些特教学校以往多承担的是智力障碍学生的培养,对孤独症研究不足。智力障碍的孩子存在记忆力、注意力、理解力等问题,而孤独症孩子多是协调、沟通能力不足,感知觉异常,有刻板行为。孩子们的核心障碍不同,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课程都应该有不同的设计。
2017年,青岛市成立了山东省第一所公办孤独症教育学校——青岛市晨星实验学校,成为长江以北第一所公办孤独症教育学校。教育团队在大量的实践探索中摸索出一套理论体系,参与了40多个大大小小的课题研究,成为孤独症教育样板。2020年,青岛市晨星实验学校作为核心校成立了以孤独症学生为教育对象的青岛市晨星教育集团。
胶州特殊教育中心教导主任孙玉淑记得,在加入孤独症教育集团之前,学校的智力残疾学生和孤独症学生混班上课。孤独症的孩子智力不低,但情绪不稳定,时常大喊大叫冲出教室或者躺在地上,让集体课堂教学很难开展。学校先后进行了孤独症学生教育评估、分层目标确定、走班教育模式构建等多项探索,但囿于研究时间短、缺少专家引领和同行协作共进等问题,学校在孤独症康复教育领域碰到了诸多困惑和难题。后来在集团帮助下,特教中心2021年成立了孤独症实验班。借助集团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同步教学研讨、课程共享、师资共训等方式,加快了课程研发与教学改革。
和教育集团不同,此次加入联盟的单位涵盖范围更广。除了各区市的特教学校,还有学前教育机构、民办幼儿园等,各区市的特教学校将辐射带动区域内的特教资源。
随着联盟成立,联盟单位覆盖青岛所有区市,青岛的孤独症教育从单兵作战到如今有了“一盘棋”格局。形式上的不断跨越,是青岛教育对孤独症教育的关注和支持,也是社会对孤独症群体的关心与关爱。
青岛特教打造孤独症教育4.0样板
青岛的孤独症教育研究给有需要的家庭带来了希望。随着联盟成立,核心校的资源将实现巨大的带动作用。
青岛市教育局副局长姜林介绍,此次成立联盟,旨在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协同合作机制,组织引领开展孤独症教育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师培训和社会服务工作,提高孤独症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孤独症教育办学质量,推动青岛市孤独症教育一体化、优质均衡发展,扩大孤独症优质教育资源,让我市每个孤独症儿童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联盟成立仪式后,紧接着举行青岛市孤独症教育研讨会。研讨会围绕孤独症教育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邀请北师大教授从理论与方法层面进行指导。早前加入集团的学校分享孤独症教育课程建设的成果,获得山东省孤独症教师基本功大赛特等奖的老师用课例展示进行直观的经验分享。
晨星学校校长郑芳介绍,如果说把特教学校培智课程进行微调是孤独症教育的1.0版本,那么后来发展出基础、康复、发展、实践四类课程,并且有了家校联动课程的孤独症教育已经是3.0版本。如今,青岛特教正在打造更契合学生特点、社会参与度更高、效果更明显的4.0版本。
晨星学校的社会实践课每周开展,让学生有机会走出校园,到车站认识公交车,到海边看看浪花……起初,陌生环境的刺激会让孩子不知所措,但逐渐他们就会有勇气走出家门、走出校门。目前,晨星学校的国家级课题《社会融入视角下的孤独症教育》已经立项,旨在提高学生社会融入关键能力的课程也在循序开展。
“联盟将为孤独症儿童打造更温暖、更适宜、更科学的高质量教育环境,希望孤独症儿童都有自己的出彩人生。”郑芳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赵黎)
责任编辑:李婧菲
(作者:赵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