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过而喜与动态的自己 看热讯

日进志   2023-05-26 17:36:22

这是日进志第 396篇原创文章

邀特别的你同行,记得关注我们哦 打破打碎再重建, 说得轻巧, 碎了建不起来怎么办?

最近读完一本很喜欢的书《重新思考:知所未知的力量》,作者是亚当·格兰特。在新书预借书单里,看到他的名字,秒入 Wish List。


(资料图)

上一次读他的书 Give and Take: A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Success,中文书名《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非常容易令人跳过的译名),那本书讲到在人际协作关系中,会有 3 种不同类型的人:获取者、付出者、互利者,哪种会更加成功?书有大量实例,也不乏心理学领域研究理论,好读又开卷有益。

《重新思考》延续他的风格,看上去简单的主题,常令人停住思考。而重新思考,如乔布斯所说 stay foolish,留白清空,当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借这本书,我也“重新思考”了另一个问题。

我与非我

曾出现在《富生集》里的朋友安布刘,一直觉得她有个地方非常了不起。

你写我,我很高兴,也很惊奇地发现,原来在别人眼里我是这个样子。介意自己是不是被观察?怎么会!

你写的是你眼里的我,而不是作为一个立体、丰富、更加多样多元的完整真实的我;

你写的是当时你看到的我,而不是当下甚至这刻之后,那个我都不清楚是怎样的我。

你写的这个“我”,我可以完全跟我自己剥离开来。而作为一个客体对象,好棒,我借自己看不到的眼光和角度,邂逅了“我”。

当时非此刻,是很典型的成长型心态使然。过去或当下的不够好不会做,又怎样?不在意啊,因为我一直在走下去。

而平面非立体的区隔,是不愿被标签化被定义的好例子。

贴贴标签,省点时间

以前有个同事说我:你不给人贴标签,不带任何预设去看别人。但你知道吗,标签并不是个坏事,它会帮你节省时间,快速地了解一个不熟悉的人。

她说的当然也在理。

一个差不多每年换一家单位的人,可能在一个地方本来就呆不长,是时候要防着他蠢蠢欲动的心;一个活跃的爱社交的同事,东聊聊西叨叨,多半在需要静下心来处理的事情上,出品质量堪忧;一个家境优渥的同事,在连续加班高强度下,离职的概率更高。所以难啃的硬骨头就换个家境平平、尤其还有房贷在身的同事来跟吧;……

其实,我们在工作中,戴着这种有色眼镜 (中性,非贬义) 去看人处理,几乎可以说是自然而然的了。

但是,那个跳槽的同事可能无非是在找一份他真正热爱的工作;外向型的同事责任心一点都不差,使命其实相当必达;家里缺钱更想挣钱的那位,其实很嫌弃不好做钱不多的项目,而另一位恰恰相反,看到挑战两眼放光。

你看,常常会跌破眼镜了吧?贴上标签、带上成见后,偏见不请自来。

但是如果没有标签和成见,每个人在你面前没有身份、籍贯和背景,你会有多少时间去了解每一位?没有任何预设也意味着不设防,会有多少天坑等着你去踩啊。

标签不坏,问题不大。但我们不要做被标签固化、不愿看到真实 (意外) 的那个人。

闻过而喜,两种脱离

在《重新思考:知所未知的力量》里,有一章讲犯错的喜悦:为不知道的所思所想所激动。

作者与丹尼尔·卡尼曼(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一起吃午饭。卡尼曼说:在他 85 年的人生里,从未有人指出这个问题,他单纯地享受发现错误的时刻,这意味着与从前相比,他的错误观念减少了。

而我们很难发现观点是离谱的并进行重新思考,其实是需要让过去的自己脱离现在的自己。一种是让你的现在和过去脱离,一种是让你的观点和身份脱离。

现在和过去脱离,是不是很像我朋友说的那一点?

再来看观点与身份脱离:

你是谁,应该是一个关于你最看重什么的问题,而不是关于你相信什么的问题。价值观是你生活的核心原则,可以是卓越和慷慨、自由和公正,也可以是安全和正直。将身份建立在这些原则之上,你能够保持思想开放,用最好的方式提高自己。

你希望医生的身份是守护健康,教师的身份是帮助学生学习,警察局长的身份是维护安全和正义。当他们用价值观而不是观点来定义自己时,他们也为自己赢得了根据新证据改变做法的灵活度。

我曾经写过,自己作为“资深 Marketer”,一度很反感被质疑,尤其暗暗自居于活历史管理资源库,对于“记忆可能会出错、我讲的可能不对”这件事,是花了很大气力才接受的。

但如果,我希望自己的身份是将工作做得更好、将产出做得更高,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语料的职场人呢?那 —“我可以犯错吗?”“我可以讲自己真实但可能很可笑的看法吗?”“我可以直接说我不会做不如请更胜任的同事来协助吗?”... 那这些,就通通“可以,没问题!”畅通无阻了。

不顾及标签带来的自我限定,做该做的事,讲该讲的话,不陷入自我怀疑里,不怕被过低评价 (有什么关系,我一直在成长),这,其实可以非常有效地降低精神内耗。甚至,Excuse me,啥子是精神内耗?

价值观与动态的自己

最近在群里有朋友聊到父母之于孩子的严格管教,究竟是不是源于控制。

一位朋友说得很好:父母说不能欺负人,不要眼高于顶等等,是价值观;说你不可以选这个专业,不能做那件事,是控制你。

现在年轻人比较容易燃的一点是“你在教我做人?”但是实际上,如果真心为你好的人,比如成年人的父母,很可能真的是在做人(价值观)上给予意见和指导。

一位朋友的例子也很好:

以前,我妈会给我提很多要求,比如,仪态大方,谈吐简洁,发现我做得不够好就会批评,这令我很苦恼,不知不觉感到自卑。

我妈提的这些要求,是希望我成为一个知性懂礼、得体有节的人。我认真想了想,这其实也是我希望的自己。

现在,我会说:妈妈,我可以慢慢达到你的期望,但是你既然不会教我方法,要给我时间自己去摸索和成长。这个曾经令我很难受的对话情境终于破解了。

价值观是我们生活的核心原则,我是谁,是一个关于我最看重什么的问题。我不是 3 岁看到 80 岁,我不是铁板一块,每天,都是认知自己、塑造自己的一天。

如刘澜老师所说,重要的不是做自己(Be yourself),而是成为自己(Become yourself)。在成为自己的过程中,昨日之我非我,自己是自己的再生父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培养自己、塑造自己。

每一刻的我都是新的。

往期精彩回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