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各个省份,都已出台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多地党政“一把手”带头开展调研,从上到下掀起一股调查研究的热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调研也像一个“多棱镜”,“去哪调研?调研什么?怎么调研?”这三个普遍遇到的问题背后,折射出现实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近期,决策杂志(微信ID:juecezazhi)向江苏、安徽、上海、山东、江西等地基层公务员发放问卷,并通过与他们展开深入交流,从调研形式、调研方法、调研成效三个维度,为读者呈现多层面的基层调研。
01
近六成受访者坦言,
存在“安排性”调研
3月21日早上7点不到,浙江衢州开化县委副书记、县长毛献明为了解该县公交的通达性、便利度,带着分管交通的副县长、2名县府办干部、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赶到了位于县城中心的荷花广场公交站,和“上班族”一起赶了一次早高峰,一时成为网络热搜。
毛献明(坐在前排右侧)在公交车上
(图片来源:开化县政府官网)
3月,安徽一局长在直播间里带着网友看交通,从下午3点一直到晚上7点,4个多小时直播,吸引近18万人次在线观看,并与众多网友互动交流。“直播间是一个做调查研究的宝地”,这位局长对调研形式有着自己的理解,“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
前有县长早起“赶”公交,后有局长直播坐公交。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调研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这成为当下调研的热门方式。
这种“四不两直式”调研活动,是个例还是常态?
在接受决策杂志(微信ID:juecezazhi)问卷调查的对象中,有59.68%的人认为“走马观花的‘浅调研’、‘安排性’调研”在工作中较为普遍;36.29%的认为“安排性”调研虽然有所减少,但是依然存在。
何为“安排性”调研?
曾经有这样一则报道:在某地有一条连接马路的水泥路,宽约两尺,高出田埂一截子,明晃晃地通向田地深处。农田里修水泥路干什么?干部笑而不语,农民背后戳穿:这块地是示范田,上头经常有领导来参观,为了避免弄脏领导的皮鞋和裤子,专门修了水泥路。
类似的现象并不罕见。问卷统计发现,有48.39%的人表示,在“工作中遇到过上级部门的调研,并且只会安排做得好的地方”。正是如此,调研者“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走的是“规定路线”,大事小事“客随主便”,走到、看到的是被调研者精心准备、认真包装的“盆景”,听到的也是提前“彩排”的好听话。
为何会存在这样的“盆景式调研”?其深层原因值得深究。从问卷调查的结果中,或许可以窥见一些端倪。
从调研者角度来看,有78.23%的人认为,调研者本身缺乏深入基层了解真实情况的意愿。有些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提前安排工作人员打招呼,给下面留有充裕的准备时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形式主义风气一级传染一级,使一些调研变成了上下默契的“约研”。
“个别领导干部调研并非看不到基层工作存在的失误和问题,却只喜欢听成绩汇报,甚至喜欢听奉承的话,不喜听反映问题和困难之言,不喜听建议和意见。”一位基层干部坦言,有些调研本身就是任务,其中不乏“为了调研而调研”。
从被调研对象来说,有62.1%的人坦言,“会刻意掩饰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少数基层干部将接待领导调研视作上升空间的机会,因此把揣测领导意图、投领导所好当作接待调研的主要目标,并由此判断决定讲不讲真话,讲到什么分寸。另一方面,基层作为转型期社会矛盾多发地,矛盾错综复杂,领导调研时间有限,很难在短时间内理清脉络。为规避风险,减少麻烦,影响当地干部的仕途,遂采取了“搭台唱戏”的方式。
如何发现“落灰的角落”,真正“一竿子插到底”?调研方法成为破局的关键。
02
近九成认为,
调研中的形式主义需要解决
座谈会听取汇报和实地考察是调研的两种主要方式,但这却成为基层应付调研时必须直面的两座“大山”。
一个是“笔尖上的调研”。
调研需要留痕,材料成为留痕的主要载体。调研前所需的汇报材料、前期基础材料、支撑材料等准备工作,都成为基层干部的工作任务。
“调研前要汇报材料,调研后要整改总结,每天都是各个部门要材料要数据,自己的主责主业都没时间做了”,中部地区一位机关党委的基层工作人员坦言,调研让他的工作量明显增加,“有的要提供调研报告,有的要提供书面材料,还有的要提供相关素材。一周一汇总,一月一调度,一季度一调研。领导不停地下来调研,我就不停地要写材料。”
“带着框子找例子、带着论点找论据”,调研只是形式上的辅助。座谈就是听汇报、看报表,调研者收集材料一大袋,可不分析问题,也不做深入研究,更无解决办法。下一次再来,问题还是涛声依旧。
一位部门负责人笑称:自己参加座谈的汇报稿都用了好几次,应付了好几拨调研,数据还是那些数据,问题还是那个问题。
另一个是“蜻蜓点水式调研”。
一位受访对象描述他曾遇到的一次调研:一位市领导下来调研,一个上午要跑3个调研点,县委主要领导、县政府分管县领导、县直部门主要领导、部门分管领导、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乡镇主要领导、乡镇分管干部、村社干部等等都需在场陪同,调研队伍庞大。
这种“赶场调研”带来的是基层的疲于应付、苦不堪言。调研者坐在车里察民情、隔着车窗看基层、会议室里听汇报、互联网里下乡镇,看似是下基层、奔一线的“真抓实干”,实则是形式主义的“旧瓶装新酒”。
“你认为调研流于形式主义的原因在哪里”,有75.81%的受访者认为,在于“调研者缺乏切实可行的调研方法”。如今,各地都在努力破解两座“大山”的负面影响。
4月以来,多个省份都印发了《关于在全省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在调研方法上明确,坚持集中调研和常态化调研相结合,推进调查研究融入业务、融入工作、融入日常。要把传统调研方法和现代调研手段结合起来,把微观调查和宏观调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随机走访、问卷调查、专家调查、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提高科学性和实效性。
在调研机制上,要求坚持统筹当前和长远,注重发现总结调查研究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完善调查研究的长效机制,使调查研究成为党员、干部的经常性工作。多地还做出明确规定:保证调查研究的时间和质量,省级领导下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2个月。
在严明纪律方面,中央及各省都强调,下基层调研轻车简从、厉行节约、减少陪同,不折腾基层、不给基层和群众增加负担。同时,强调调查研究要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和单位开展调研;着重强调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做秀式、盆景式和蜻蜓点水式调研。
03
半数人肯定
“四不两直”的效果
4月24日,浙江省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王健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四不两直”方式督查安全生产工作,以暗访的方式进行调研。
20多天前的4月2日,青海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王卫东以“四不两直”督导、检查城市运行管理工作,并现场电话连线市应急管理局、城市运行指挥中心主要负责同志,详细询问应对近期极端天气的具体措施和相关情况。
如今,“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调研方式成为主流。在问卷调查中,半数受访者认为,“暗访调研非常有效,能看到真实问题”。
“有效”是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是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
如何真正让调查研究发挥作用?调查显示,93.55%的人认为,要以“解剖麻雀”的态度、“蹲下去看清蚂蚁”的精神,听真话、探实情,挖到问题症结。
大家一致认为,“深”和“实”是基层对调查研究的第一诉求。真实的情况、深层次的问题,往往被表象所掩盖,只有“扎”下去,才能“捞”上来。
自4月起,各地调查研究方案都要求采用蹲点调研的方式,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沉到一线接地气,掌握真实情况和民情民意。在实践中,蹲点调研已成为很多地方深入基层调研的主要方式之一。
然而,随着如今调查研究之风盛行,也要避免另一个问题,就是调研的“伪功能”,即刻意让别人知道自己在搞调查研究。
当干部成为“网红”后,这个称呼背后,有着太多令人思考的戏谑,有的干部把现场当秀场,这里有作秀表象下的深层导向问题,也有一部分“看客”对这场“闹剧的看破不说破”。
调查研究作为党委政府决策前必不可少的一环,其目的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最终落脚点是解决问题。
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70.16%的人表示,让调查研究不流于形式,要让问题能解决的现场解决,不好解决的拿回来尽快解决。这表达了基层对通过调查研究真正解决问题的强烈期盼。
调研作为一种治理模式,其在科学性、及时性、真实性等方面的完善更是任重而道远,与此同时,制度化更是其应有之义。
调查研究的深化和持续要靠制度来保障,完善调研制度,建立长效机制,是搞好调查研究的有力保障。调查显示,24.19%的受访者表示,所在的工作单位没有调研制度;而43.55%的受访者表示,有制度,但是执行不到位。
由此透视当下,做好调查研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仍有很多难题需要破解。
指导:张道刚 王运宝
撰文:安 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