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宁波市象山县的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铁墩屿“净零碳观鸟屋”正式投运了,今年上岛的护鸟志愿者赵子梦、韩臻成为首批“幸运儿”抢先体验。
为什么要投运“净零碳智慧”观鸟屋?这座迷彩小木屋,真是科技感爆棚的观鸟屋吗?一起来了解。
中铁墩屿,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通道的中段,是全球候鸟迁徙的重要越冬地和停歇补给站。其中就包含世界极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凤头燕鸥,也被称为“神话之鸟”。每年5月-8月,它们成群结队远渡山海,来到这里繁衍后代。与此同时,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们,也不远千里奔赴这里。
(资料图片)
中华凤头燕鸥
和谐共融
“绿电方舟”守护生物多样性
冬去春来,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这群南来的精灵们,翻山越海、一路向北,留在象山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在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铁墩屿繁衍生息,不过中华凤头燕鸥生性胆小,行踪隐秘。为了“骗”它们回到岛上繁殖,需要费点心思。
2013年,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引入鸟类社群招引技术,开始实施中华凤头燕鸥招引及监测项目,致力于恢复其种群数量。因地处偏远,用电不便,连着几年,一间简易房就成为志愿者们的住所与工作室,条件极为艰苦。
随着项目推进,中华凤头燕鸥种群恢复成效初显,但偏远海岛珍稀物种保护项目的电力供应问题随之产生,并越来越突出。长期以来,保护区在鸟类研究与保护过程中,只能采用自建太阳能发电,辅助柴油机发电来获取电力,存在有电不够用、有电不清洁、有电不可靠等问题。
志愿者坐船上岛
为积极探索电网与动物、植物等不同生物物种以及沙漠、湿地、森林等不同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之路,国家电网公司实施“绿电方舟”公益项目,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研究、实践工作提供清洁可靠电能、数字化转型工具等。2022年,该项目首先在浙江落地,并在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试点建成了零碳微电网,帮助保护区彻底告别汽油发电,极大缓解岛上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
工作人员检查光伏板
智慧赋能
“净零碳观鸟屋”生态零干扰
此次投运的“净零碳智慧”观鸟屋采用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搭建,是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字鸟岛”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屋内预置监测、记录等电子设备用电接入口,使其具备储充电能功能,满足护鸟科研工作用电需求,同时对海鸟栖息地环境生态零干扰。
“净零碳智慧”观鸟屋
为探索珍稀物种观测屋电力一体化解决方案,前期,国网象山县供电公司在浙江自然博物院、象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单位的专家指导下,将原来的观鸟小木屋设计成模块化搭建、电能发储用一体的“净零碳智慧”观鸟屋。观鸟屋外墙结合周边植被进行设计,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实现了电力设施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机融合。同时观鸟屋采用军工级工艺打造,经测算可以满足抗风等级14级以上。
观鸟屋总装机容量860瓦,储能容量4.5千瓦时,配置视频监控、照明灯等设备,并预留电源接口,可满足后续拓展应用需求。同时配备负荷远程监控APP,可以实时监测观鸟屋上的用电情况。观鸟屋采用移动储能设备,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为中铁墩屿微电网提供应急电源。建成后,可实现观鸟屋自主供电,改变了普通观鸟屋无电可用的情况,满足了“神话之鸟”监测、保护工作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需求。
续写“神话”
志愿服务扩大护鸟“朋友圈”
2020年,国网象山县供电公司收到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关于中华凤头燕鸥监测与招引工作用电困难的求助。“当我们第一次看到中华凤头燕鸥,兴奋的感觉无以言表。”自此,一群电力人开始了每年的“神话之鸟”之约。
国网象山县供电公司组织志愿者定期上岛开展电力设备维护,确保及时发现并消除相关安全隐患,加强保护区供电可靠性,保障设备可靠运行。同时为保护区开展能效服务,通过监测每日光伏发电、设备用电情况,提供各项用能建议,共同维护海洋生态安全。
工作人员提供用能建议
当地供电公司协同浙江自然博物院、象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象山团县委以及象山社会各界的青年志愿者,成立“守护神话之鸟”志愿者联盟,共同开展“电力青鸟”进校园、进广场、进渔村、进市场、进餐厅等科普宣讲志愿活动,多维度、多角度地向公众介绍中华凤头燕鸥,呼吁社会群体共同保护珍稀物种。
志愿服务
这两年,中铁镦屿的栖息环境日益改善,更加安全舒适。现在,大家最开心的就是每年都能听到中华凤头燕鸥家族添丁的喜讯。2022年,共有36只中华凤头燕鸥幼鸟在保护区被监测到成功孵化,占世界各繁殖地孵化总数的80%以上,最多同时观测记录到93只成鸟,“神话之鸟”的种群恢复速度在当年创下了新的纪录。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华凤头燕鸥种群会越来越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