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饮料:千亿产业集群谋进阶
立基整体规模较大、品种门类齐全、龙头优势突出的产业格局,向高端化、数字化、集群化、资本化不断跃迁
在《胶澳发展备忘录》(1900.10-1901.10)中有这样一句话:“矿泉水厂已经建成很久了,最近一家啤酒厂也已开工”,这或许是对青岛食品饮料产业最早的一段文字记录。
(资料图)
食品饮料与纺织工业、机械制造共同推开了青岛近代工业的大门,其变迁历史是青岛制造业诞生、发展、改革与辉煌的缩影。百年砥砺前行,青岛食品饮料形成了整体规模较大、品种门类齐全、龙头优势突出的产业格局。
数据显示,2022年青岛食品饮料产业链营业收入1650亿元,同比增长9.6%,实现利润59亿元,同比增长8.4%,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6.9%,高于全市工业3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比重9.8%。其中,酒水饮料制造行业主要发展高端酒类、饮用水和饮料,包括青啤集团、青岛饮料集团、琅琊台、即墨黄酒等骨干企业;食品制造行业重点发展乳制品、烘焙食品、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调味品,包括青岛食品、日辰股份、新希望琴牌、圣元、雀巢、希杰等骨干企业;农副食品加工行业重点发展农产品、植物油、肉类、水产品,包括新希望六和、益海嘉里、正大、康大、九联等骨干企业。此外,食品饮料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很强,带动了原辅材料、食品机械、包装印刷、冷链物流等多个相关产业链集聚发展。
食品饮料产业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品牌作为一个“群体”登上经济舞台的开始。青岛啤酒、崂山矿泉水、华东葡萄酒、白花蛇草水、青食饼干、琅琊台酒……一批知名品牌走出青岛,迈向全国乃至全球,成为最闪耀的城市名片。
从传统走向现代,这一“舌尖”上的产业在不断自我革新中向着高端化、数字化、集群化、资本化不断跃进。
高端化提速
即便受到疫情影响,消费市场承压运行,食品饮料产业总体上仍保持增长态势。根据市统计局数据,2022年青岛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3%、7.5%,均高于GDP增速,为稳定宏观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
如此稳健表现,除了产业本身刚需、高频的属性外,与中高端产品结构升级驱动密不可分。
当前,中国消费正在逐渐转变为以价值为主而非价格,个性化消费需求不断呈现,让单品打天下的套路逐渐失灵,品牌营销+产品迭代成为行业的核心命题。
今年迎来120周年庆的青岛啤酒,加速新产品、新制造、新业态变革,在时代的潮流中不断焕发新生。1月17日,青岛啤酒一世传奇(红宝石)桶陈年份酒限量版艺术典藏新品问世,再次打破了啤酒行业的天花板,持续颠覆人们对啤酒的传统认知,推动消费结构持续升级。近年来,青岛啤酒创新研发的以“百年之旅、一世传奇”等百年系列为代表的超高档产品引领了国内啤酒市场的提质升级潮流,原浆生啤、青岛白啤等新特产品及青岛经典等产品快速增长,巩固提升了在中高端市场的竞争优势。
聚焦于高端化转型的还有另一家链主企业——青岛饮料集团,开发运动饮料、果汁饮料、膳食饮料、玻尿酸酒等系列新产品,促进产品迭代升级。在2023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期间,青岛饮料集团一口气发布了旅发大会专标、台州系列、金尊升级等产品。
数字化先锋
在消费市场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一款产品的迭代周期从年变成了月甚至是周,青岛食品饮料的制造逻辑正在重塑。
很多时候消费者可能注意不到,琳琅满目的美食背后,是越来越多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机器人介入,是更加先进的加工技术、保鲜工艺和包装材料。事实上,相比许多行业,食品饮料对于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需求更为迫切,围绕用户需求探索实现敏捷创新、高效生产和成本最优。
全球迄今共有132家“灯塔工厂”,7家与食品饮料行业相关,涉及啤酒、饮料、冰激凌、调味品、零食饼干等细分领域。其中,2021年3月入选的青岛啤酒厂“灯塔工厂”是食品饮料行业最早的“灯塔工厂”,将个性化定制嵌入大规模生产,个人消费者15箱即可定制,周期缩短到20天。
不只是青岛啤酒,青岛食品饮料头部企业都在以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 推动传统生产线的改造升级,在柔性生产、物料运输、成品出库等环节大规模用机器替代人工。
青岛饮料集团提出,以智能制造和“机器换人”为方向加大技改力度,提升“崂矿云”数智平台作用,实施崂石口基地大包装生产线数字化更新、华东葡萄酒酿造工艺提升项目,推进数字化办公平台升级、打造刺猬网包装饮用水区域性互联网共享平台等数字化平台项目,创建中国矿泉水最美迷你型“灯塔工厂”。
从已上市的日辰股份、青岛食品以及冲刺上市的沃隆食品来看,青岛食品饮料企业IPO募资的一个主要用途就是生产智能化改造及智能仓储物流中心建设。
比如,青岛食品得益于提高生产线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等管理措施,2022年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34.38%。其智能化改扩建项目分两步实施:第一步先建设智能化仓库,预计2023年底主体建设完工,第二步智能化饼干生产车间建设方案正在设计中。
新势力崛起
食品饮料产业呈现行业竞争分化、整合加剧的特征,几乎每个细分赛道都有头部企业和大量中小企业,与此同时品牌新势力又在不断崛起。
这可能与食品饮料横跨领域众多、市场瞬息万变、消费习惯地域差异等有关,米面粮油、酒类、饮料、乳制品、肉制品、休闲食品、调味品……龙头企业很难覆盖到市场的每一个角落,仍然有很多没有被巨头关注的绿洲。在各个细分赛道上,不同大小规模的企业狭路相逢,展开新一轮角逐。
许多成立时间不到十年的青岛初创公司,从原料、供应链、贸易等原有领域切换赛道,快速成长为新势力。具备深厚的行业背景、产业资源和供应链优势,能够抢抓空白领域的升级机遇,源源不断研发推出新爆品,正是它们成功的关键。
以预制菜为例,艾媒咨询前不久发布的《2022年中国预制菜品牌百强榜》中,天海藏、船歌鱼水饺、朕宅三个知名品牌均出自青岛,它们凭借在食品饮料产业长期的技术积淀和资源优势,迅速抓住预制菜产业风口。最典型的是打造朕宅品牌的利和味道,从花椒、姜等品类的萃取开始,构建以味道为核心的食品产业链,延伸到下游的预制菜,推出芝士牛肉卷、惠灵顿牛排、蒲烧鳗鱼、牛肉拌饭等爆款产品。
从预制菜到休闲食品、新式茶饮、咖啡、植物奶,这些新势力对准各自“城墙口”持续冲锋,把握消费趋势及市场潜在需求,致力于品牌创新、产品推新,成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资本市场破冰
拥抱资本市场也是青岛食品饮料产业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食品饮料企业大多有着充足的现金流,有的做到了细分领域的领先位置,看起来并不缺钱,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何很多老品牌长期远离资本市场。青岛啤酒1993年在港交所和上交所两地同时上市之后,资本市场有很长一段时间未出现其他青岛食品饮料企业的身影。
不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岛企业“觉醒”,选择用资本的力量更快地去扩充产能、收购兼并、拓展市场。
以日辰股份2019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为标志,青岛食品饮料企业开启资本市场“破冰”之旅——万福集团于2019年设立新万福食品有限公司作为上市主体;青岛食品于2021年在深交所敲钟;近期全面注册制落地后,沃隆食品完成平移,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波尼亚亦发布公告,组建新的上市主体青岛波尼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加快企业上市步伐。
近三年来,作为新消费代表的食品饮料更是青岛企业股权融资的高频赛道,共发生超过20起融资事件。打造精品速溶咖啡产品工业化解决方案的乐饮创新完成近5000万元A轮融资;聚焦鱼水饺的一船小鲜相继完成上海弘昌晟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和IDG资本的千万美元融资;奶茶界“隐形冠军”晨非食品获得九派资本、青松资本、光大控股等投资;瞄准国内养生茶饮第一品牌的荷田水铺连续完成三轮融资;抢占预制菜“风口”的利和味道完成D轮融资……
这些优秀的种子,只要提供合适的要素,就可以孕育无限的可能,重塑青岛食品饮料产业“版图”。(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
青岛日报2023年4月6日1版
责任编辑: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