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报 2023-08-07 12:34:42
危重症患者由于病情严重,往往伴随着食欲减退、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等问题,导致身体无法正常获取和利用营养物质,从而出现营养不良和功能损害。营养不良会加重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增加并发症和死亡率。因此,危重症患者的营养问题尤为重要,需要及时进行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是指通过口服摄入为主的多种方式,给予患者充足的营养,以维持其身体正常代谢和功能,促进康复。营养支持对危重症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可以改善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促进伤口愈合、降低死亡率。同时,营养支持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病情和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评估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状态
营养评估是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的过程。危重症患者由于代谢失调、免疫紊乱、应激反应等原因,营养问题更为突出。因此,评估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状态尤为重要。
评估危重症患者营养状态能帮助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
体重变化:危重症患者的体重变化是评估营养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比较患者入院时和现在的体重来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体重的减少可能表明患者存在营养不良或消耗过度的情况,而体重的增加可能与液体潴留或脂肪堆积有关。监测患者的体重变化可以得到重要的营养评估信息。
体质指数(BMI):BMI是评估营养状况的指标之一。BMI通过测量患者的身高和体重,并根据公式计算得出。BMI可以提供有关患者是否存在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或肥胖的信息。虽然BMI不能直接反映患者的体脂含量和分布,但它可以作为营养状况评估的参考指标之一。
营养摄入情况:营养摄入情况是评估危重症患者营养状态的关键内容。营养摄入指患者摄入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量。了解患者的营养摄入情况有助于判断其是否满足营养需求。医务人员可以通过记录患者的饮食和液体摄入量来评估其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情况。此外,对于不能通过口腔摄入足够营养的患者,静脉营养也是评估营养摄入的重要依据。
营养相关生物指标:除了体重、身高和营养摄入情况外,还可以通过血液检查等生物指标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常见的营养相关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等。这些指标可以提供有关患者蛋白质和营养状况的补充信息。
通过综合评估上述内容,医务人员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营养干预措施,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原则
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原则包括目标热量和蛋白质摄入量、营养途径的选择以及营养成分的选择。
目标热量和蛋白质摄入量:危重症患者的目标热量和蛋白质摄入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病情和活动水平等因素来确定。这些指标的确定旨在满足患者的能量需求,促进组织修复与提高免疫功能。通常情况下,危重症患者需要相对较高的蛋白质和热量摄入。
营养途径的选择:根据患者的能力和需要,可以选择口腔摄入、胃肠道营养和静脉营养等不同的营养途径。对于能够自主进食的患者,口腔摄入是首选。而对于无法摄入足够营养或需要较高能量摄入的患者,可以考虑通过胃肠道或静脉途径进行营养支持。
营养成分的选择:在选择营养成分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所需的营养素种类和量。蛋白质是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尤为重要的成分,需要确保摄入量足够,以支持细胞修复和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评估,并制定相应的营养支持方案。合理确定目标热量和蛋白质摄入量,选择适当的营养途径,以及确保提供综合的营养成分,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并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实施营养支持时的注意事项
营养支持的时间和速度: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营养支持的时间和速度。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需要逐渐增加营养摄入量,而对于营养过度的患者,则需要逐渐减少营养摄入量。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营养支持可能引起一些并发症,如胃肠道反应、电解质紊乱等。医务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和生化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并发症。通过调整配方、适当给予药物支持等措施,可以减轻并发症的发生和影响。
患者与家属的配合: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对于营养支持的成功非常重要。医务人员需要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营养支持的意义、方法和预期效果,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应对方法。患者和家属需要理解和配合医务人员的建议,如记录患者的摄入量和症状等,以便医务人员进行监测和调整支持计划。
营养支持的终止和后续管理:营养支持的终止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说,当患者的营养状态改善,能够摄入足够的营养,并且没有明显的营养不良时,营养支持可以逐渐减少或终止。然而,对于患者在营养支持期间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消化系统问题、代谢异常等,需要进行相应的后续管理和治疗,以确保患者的健康和营养状况的稳定。
营养支持的实施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营养状态和个体差异,以及合理调整营养支持的时间、速度和配方,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并与患者及其家属密切合作,以确保治疗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
文/庄燕萍 费凯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
电脑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