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今日讯!医生出书分享生命反思录:与疾病的斗争及和解,是普通人一生的必修课

封面新闻   2023-06-26 15:43:15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现在信息渠道发达,很多人不用专门学医也可以查到不少医疗信息。但医学专业人士告诉你,了解医疗信息不等于就具备“医学思维”。

普通患者在求医治病过程中,必然要跟医生进行沟通交流。但很多人并不理解为什么医生要这么问诊,检查要这样安排。可能跟缺乏“医学思维”有关。


(资料图)

那,什么是医学思维呢?所谓医学思维,就是医生在掌握了有关人体和疾病的生物学规律之后,根据病人的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做出相应的诊断,并且依据诊疗指南为病人作出合理的诊疗建议,并指导或者直接为病人完成治疗的过程当中贯穿始终的思维模式。说到底就是,在治病过程中,医生是怎么想的?

一旦普通人对于这种思维方式有更多的理解,理解医生是怎么想的,恐慌和不安就会减少很多,取而代之的是理性分析与决策,与医生打好配合,从而实现“有效的医疗”。也就是说,大部分普通人其实需要一堂既专业又通俗易懂的医疗科普课。

建议普通人养成“医学思维”

看病时能更明白医生“在想什么”

但大多数医生都很忙,尤其是优秀的医生。他们没有时间给大众上科普课。但也有一些医生,在百忙之中,看到这种需要,并且有业余进行科普写作的热情和能力,于是他们就成为了“斜杠青年”——既是救死扶伤的一线医生,又是畅销书作家。比如王兴就是这样的一位佼佼者:一个持续深耕自己专业又会向大众讲科普知识的人。

《医生,你在想什么?》《病人家属,请来一下》

王兴首先是一名优秀的医生:取得北京大学肿瘤学博士学位,先后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博士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多次受邀参加世界肺癌大会、美国胸外科年会等,并在大会发言。同时,在学术成就和医疗工作之外,他对医疗科普工作非常有热情:他长期受邀担任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节目明星演示嘉宾,并荣获《健康报》2017年度“健康传播影响力人物”称号、上海市科普教育创新奖健康科普一等奖。2022年,他的医学科普书《病人家属,请来一下》荣获第十七届文津图书奖科普类推荐图书、2022年中华优秀科普图书奖等奖项。

2023年6月,继《病人家属,请来一下》之后,王兴又出版了新书《医生,你在想什么》,重点向大众科普,医生到底是怎么想的。

《医生,你在想什么》

在《病人家属,请来一下》中,王兴结合自己肿瘤学的专业知识与作为胸外科主治医师的多年工作经验,解答了癌症病人及家属广泛关注的困惑和问题。在《医生,你在想什么》中,王兴结合一线执医多年的经验,从寻医、问诊、治疗各个环节中经常碰到的相关问题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医生面对这些问题时会怎么想、怎么做。

全书分五个章节,分别从医生、疾病、治疗、病人、价值观入手,为大众梳理了看病就医和健康管理方方面面的问题。仅以“病人”这一章节为例,王兴医生就从怎么根据自身状态判断何时该就医、怎么根据病情选医院、是不是要找熟人、预防疾病的体检该怎么做等问题入手,把看病的决策图、预防的时间表理得清清楚楚。在第五章“价值观:人是万物的尺度”中,作者“掏心窝子”般解释了影响医疗决策与医疗结果的种种“非医疗”因素,如病人的心理、经济条件、社会属性等,既是为病人打一支医患沟通的“心理预防针”,也是站在一个医生的角度衡量这个职业应有的价值观尺度。

在书中,王兴还会科普一些疾病的基础知识,减少普通人对疾病的恐惧焦虑;科普常见病、危重病发生机制、治疗手段;普及预防疾病、寻找合适的就医渠道的方法;帮助普通人理解医患关系的本质,提升沟通质量;了解做医疗决策的基础知识和思路;重新理解疾病与生命。除了提供科学知识、人文思考,王兴还为在疾病面前迷茫而忧虑的普通人提供一套基础的认知与思路,为大家提供一堂“每个人的疾病课”。

在序言《医学思维是你与一个医生最短的距离》中,王兴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讲述为何普通人要具备一些医学思维的必要性。2006 年,王兴进入北京大学医学部开始8 年医学学习生涯。在此之前,他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充满怀疑,并且对学医曾有一种迷思——好像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不那么正常的地方,只要一种神奇的药物或者一种巧妙的手术,就可以“一键恢复原厂设置”。

“但是在学医、行医的过程当中,我越来越觉得这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医学不是万能的,在很多时候甚至是无力的。人产生的大部分症状都并不算是疾病,大部分疾病也没有明确的病因,大部分的病也无法治愈。与医学无力感的抗争会持续很久,直到我认识到这个世界终究还有一些事情我可以做,有一些人我可以救。仿佛出走半生,归来后的我仍是那个白衣的少年,正举着右手骄傲地宣读希波克拉底誓言。……与疾病的斗争以及和解,是每个普通人一生的必修课程。”

《医生,你在想什么》

理解疾病和现状的局限性

获得不再焦虑、从容生活的能力

很多人会觉得,习得“医学思维”,只有考医学院当医学生才能做到。其实不然。王兴认为,普通人通过读靠谱的科普书也可以做到。“我认为医学的知识并不比任何一个行业高深,律师思维、建筑思维、艺术思维、管理思维都可以很快地通过一些基本知识的掌握(问诊、查体、病历诊断),从而完成自己熟悉的思维模式到医学思维的迁移。”

学医的过程很漫长。王兴将一个医学生的学医生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医学。第二部分,是桥梁课,包括诊断学、检验学、影像学以及沟通学, 学习的是一些进入临床学习前最基本的技能。这相当于学了十年军事理论,送到战场的第一天开始,首先要学习怎么给手枪上子弹。第三部分是临床医学。普通人可以从“桥梁课”入手学习一些医学思维。“通过它,你可以感受到医生的思维模式,并学着像医生一样思考。”

一个普通人一旦具备了医学思维,在看病时会发生什么神奇的变化呢?“如果你一不小心获得了医生的全部大脑,那么你就可以轻松地理解为什么你明明只是吃坏了肚子,医生却会问你的性生活史;你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你明明肚子已经很疼了,医生还要按你的肚子,直到你嗷嗷叫了为止。以及,你会了解,医生听诊之前为什么总是把听诊器头用手攥一攥,按肚子之前会让你把腿蜷起来。这些个“讲究”,都是为了什么。你可以理解医生行为背后的思考和动机,从而至少可以获得几个能力:第一,寻找及判断最适合的医生的能力;第二,为自己和家庭选择最合适的健康规划方案的能力;第三,理解疾病和现状的局限性,从而不再焦虑、从容生活的能力。”

人文反思:

不能只追求医学的奇迹而忽视伦理

新技术要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

一个人知识越渊博,往往就越谦虚。王兴也体现了这一点。作为一个医学专家,他在书中的字里行间表达出足够的谦虚谨慎,对医学的有限性,生命的可贵性,给予多次、充分的强调。他多次提到,人们要努力追求医疗的有效,但同时也要接受医学的局限。“深入学了几年医学之后你才发现,人类真正能治疗的疾病并不多。首先因为,相当大一部分疾病是自限性的疾病。多数看起来的治病,不过是采用了一些手段使人扛过疾病不舒服的甚至是危险的状态,然后一切都依靠人体强大的自愈能力。总之,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当中,充分认可人体自愈的能力,必要时给予支持,解决可能的病因,是人类对抗疾病的几种方式。”

医学与生命密切相关。所以医学与伦理也非常相近。王兴认为,“医疗领域可以说是很难接受新事物的一个领域,这不是食古不化,而是因为医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医学如果为了追求医学的奇迹忽视伦理,虽然有可能获得医学上的飞跃,但失去的却是医学当中的人性。化疗的鼻祖氮芥,二战期间的毒气试验使用了它,科学家解剖因氮芥而亡的人时发现氮芥能抑制细胞分裂,后用于治疗恶性肿瘤,氮芥才由战争恶魔转变为治疗天使。但人类的医学进步并不该忽视伦理,否则如基因编辑婴儿的事件还会发生。要证明新技术的有效性,就需要不断开展临床研究获取可靠的证据,当证据不断增多,获益的人群足够多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认可一项新技术。这不是拘泥传统的裹足不前,而是对生命的尊重。”

精彩推送